第308、309章 楚国内部的奸细(4/6)
杀人灭口,斩草除根。
任何智商在线的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孙武既然是早就锚定了此人,那自然就是早作了周密的准备。
“先生,眼下楚国内的这内奸迟迟还不肯现身,咱们若是再继续等下去,会不会引得楚王的怀疑?”
庆封已经被押送回来好几日,李然非但没有去审,甚至连左营的大门都未曾进去过。
楚王虽如今是因迁都一事而无暇顾及,但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件事。
“确是不妥,看来这个奸细也是极有沉府的。既如此,明日若再无动静,那便不等了。”
李然听之觉得有理,想了想也确是没有必要再等下去了。
毕竟,这个内奸既然藏得如此之深,短时间想将其挖出来,仅仅通过庆封这个鱼饵,恐怕分量还是有些不够。
不过,既然楚王执意要迁都乾溪,那就待其尘埃落定后再做计较不迟。因为,李然当下有一个直觉,那就是这个潜藏在楚国内的奸细,到时候一定还会有其他的动作。
所以,到那时再设计将其揪出也不迟。
“先生打算何时离开此地?”
这时,孙武忽的问了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饶是李然也不由微微一怔。
他转头看向孙武问道:
“哦?长卿想离开?”
孙武一声叹息,面露困乏之色道:
“楚王暴虐,刚愎自用,若无先生献言献策,楚国衰落乃是迟早的事。”
“武虽得其信任,立下些许战功,可这并非武之所求。”
“若只因武之寸功而致楚国黎民百姓于水火,余心难安。”
孙武,一个能够说出“见恶不止,比恶十倍”的人,他自然不会因为楚王的重用而感到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在楚国立下的军功而感到荣耀。
反之,他还因这样的战争最终黎民百姓所带来的灾难而感到惭愧,遗憾,甚至是悔恨。
作为未来的兵家圣祖,他如今经历了这么多的战争,他当然已经知道了兵家的残酷。
或许,正是因为出于这样的考量,他虽是精通于兵事,但是渐渐的,他发现还是唯有像李然那样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从全局出发去运筹帷幄,才能够得到真正所谓的“万全之策”。
那才是真正的“智慧”。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孙武在其后世的着作当中,才会极为强调“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于庙堂(始计篇),在于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