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易水桥头(2/4)
出的宫外,城中百姓见此行状,都出来观看热闹,又打听的荆秦二人是携上督亢地图与樊於期首级献给秦王,以换得秦燕好和,百姓也纷纷追着送行。
时至晌午已到蓟城郊外的易水桥,过了桥头便是通往易城的通秦官道。众人送到此便一一向荆秦二人告辞。
这时太子丹道:“二位贤弟此去咸阳任重道远,为兄在蓟城备好酒宴,静待二位贤弟功成归来。”
荆轲大声道:“承蒙太子殿下倾诚相待,此番带去秦王最想要的事物,他日归来定在咸阳带份殿下最想要的礼物,众位请回,荆轲先行告辞了。”
荆秦二人正要策马疾驰,忽听桥头高处,传来击筑之声,原来是高渐离前来击筑送行。太子丹心中虽然不悦,此刻却不便张扬。
高渐离给荆秦二人奉上美酒,二人仰首即干。高渐离复又击筑,但听得琴筑声时而高亢如千军万马,时而悲切如离人哭泣。
荆轲骑在马上,遥望送行人离去的背影,一阵冷风从河面刮过脸上,想到此番前去咸阳生死渺茫,百感交集,忽然附琴高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二位公主但听得一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再也忍不住大哭,婢女小纹,小兰,侍琴,侍画,也都忍不住哭泣。太子丹此时下马向荆秦二人躬身拜别,又奉上践行酒,荆秦二人下马还礼饮罢,复又上马,策马扬鞭,但见尘烟滚滚,不一会儿,远影便已消失在尘烟之中。
时过正午,众人早已离去,二位公主仍向桥头对岸眺望,见扬尘已散,路已清晰,只是早已不见离人身影。这时太子丹见已无他人便朝二位公主身旁走来,忽然叹声吟道:“易水桥头各东西,挥泪作别两相依。此去咸阳三千里,从此秦郎无归期。”
莞兰公主大喝道:“太子丹,你乱吟什么诗词,尽说些丧气的话,枉你与天哥也是结义兄弟。”
太子丹假做惋惜叹道:“我与荆秦二位贤弟,义结金兰,我又何尝不盼他们早日功成归来,只是秦军威猛,骁勇善战,二位义弟此番咸阳刺秦若想安然归来,只怕是无归期,无归期呀!”
莞兰公主气急,指着太子丹说道:“太子丹,你休要胡言乱语,尽说些不吉利的话,我夫君武功盖世,纵使秦军十万护军,他也不会放在眼里。”
太子丹笑道:“莫说十万勇军,就算十万死尸让他砍,恐怕他们也会累死,两位贤弟此番凶多吉少,为兄早已在我大燕敬国神坛给你们留下碑位,也不枉我们结义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