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您就可劲作吧(4/5)
白扁又规规矩矩整理拿进来的东西去了。
沈知蕴来回走了两圈,又吩咐道,“姜如芸送进我院子里还没来得及安排,白扁你让兰玉留心盯着些。”
“是,公子。”
外面的狱卒盯了一阵,算算时候该到了,出声催促,“沈大人,指挥使大人说来访之人不便久留。”
沈知蕴说,“东西送到了,你们俩走吧。”
白扁和燕南向沈知蕴行礼告退,等这二人出了牢,狱卒正要落锁。
沈知蕴又突然出声,“燕南!”
“公子。”燕南在牢外应声。
狱卒正抓着铁锁和钥匙,竖起耳朵听沈知蕴接下来的吩咐。
“你去把对面牢上挂着的那些四人幡摘了。”
此时顾晗书被邵熙带去审问,未在牢中,燕南也不知晓这是谁的牢,谁挂的白布,只见四块白布上每一块的正中间都印着大大的“囚”字。
沈知蕴说什么燕南自然都照做。
狱卒抬头欲言又止,他怕顾世子等回头回了牢中找他麻烦。
沈知蕴面色不善地瞅了狱卒一眼。
那狱卒又赶忙低下头站在一旁。
勿言勿听勿视。
等这二人都走了,顾晗书还没有回来。
周围一下陷入了安静,沈知蕴静坐着,不由回想起刚刚邵熙说的话。
“顾世子再是风华无量,再是惊世之才,也不过是荫封入仕,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正的大风大浪他才见过些什么。”
荫封入仕。
如果顾晗书当初真想荫封入仕,便不会去书院读学了。
沈知蕴又想到当年顾晗书出风头的事情。
那年中坪水患,几万人口的大城,连日的下雨,派出的物资如同流水,不见成效。
当时夫子问诸生如何解决此患。
有人说,人与天灾,本就无解,只可尽力减少损失,哪怕耗尽国库,也不可不救,无非就是,尽人事听天命,至于筑堤防洪,那就是灾前灾后事了。
夫子不言。
有人反驳,为臣者,尤其为京中朝臣者,是天下千万官员办事的枢纽,司职天下万民的生计,如果中坪水患持续严重而无进展,一直消耗国力直至国库艰难的话,如果还继续持续投入,让别的地方的百姓怎么活,这么大个国家还怎么运作?
夫子不言。
诸生也都是刚入书院不久,彼时所思所言都还过于稚嫩。
朝廷此时也试了诸多方案,换着法子堵,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