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巧合(2/3)
的时候提到了此事,他都不清楚这一切都与夏侯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朝堂之上众人自以为高妙的决策其实早就在别人的计划之中。
也是在那次之后,他在回家后说通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从此开始隐忍下来,直到之前,夏侯宇被曹操派至徐州后,他才寻找到一个绝好的机会,从曹操的掌握之中逃了出来。
就在袁绍几人讲述着对曹操这边的看法的时候,一名校尉从外面慌张的跑了进来
“启禀大将军,根据线报得知,那曹操大军去而复返,又向着我军边界赶了过来。”
袁绍听后一拍案桌,震惊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什么!那曹阿瞒好胆”
立刻再次排兵布阵,他决定这次无论曹操是真是假,他都要出击迎敌,必须要把曹操打疼,不然在秋收之前他这么有事没事搞一下,恐怕得将自己拖垮。
曹操这边在出兵后虽然还是有些慌张,但听完荀攸郭嘉对此战的看法后,内心开始越发稳定起来。
正如两人所说,虽然对于袁绍军中缺粮一事是猜测,但是自己因为昨年丰收的原因,手上兵精粮足,跟袁绍耗一下也无关紧要。
而袁绍如果手中不缺粮草,那么他也不会怕这种消耗,但是他若真缺粮草,以他目中无人而又骄傲自大的性格,势必会急躁的进攻曹军,自己一方只需要占据地利,然后化攻为守,以静制动,在秋收之前,好好从袁绍这里狠狠的啃下一块来。
徐州这边,夏侯宇自始至终就没给全旭和徐晃下达过撤退的命令,所以在得到刘备逃走的消息后他们并没有撤回来,而是继续停在琅琊,时刻对青州保持着相当的威慑力。
这就让青州的袁潭很难受了,你说之前是因为刘备的事情,所以两边有摩擦,在说了你都趁机把孔融忽悠到你那边了,咱也没多说什么,老老实实的缩在平原这边。
但这其他都撤军了,为什么你还一直蹲在这边不肯挪动。
而夏侯宇没撤军的原因很简单,他并不是因为在郭嘉和荀攸之前察觉到了袁绍的虚弱,所以才一直陈兵边关,而是单纯的一门心思搞发展,把北边的事给忘了。
因为就在北海归顺后,东莱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的地盘,至此山东半岛就完全被他掌握。
此时恰好昆布的产量又出来了,他和司马朗两人一直紧紧的盯着海边的几个昆布养殖区,最后得到的结果非常的喜人,所以在司马朗向朝廷汇报昆布的出产情况的时候,夏侯宇则联系了北海和东莱两地,让人从这边带下来更多的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