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还在断线?(6/17)
这种信息不畅也是必要的代价,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发挥作用了嘛。赶紧给重弹那边发过去吧,我看着都替他们着急。”
某机械厂,厂研究所的同志正在拿着一根很细的导线,细细端详,交流讨论。
“办法都想尽了,时间也花费了不少,但是这个线还是断!”
“眼看着有了黑混-60,破甲威力算是赶上高卢鸡的货了,但是这个制导系统,却连正常试验都成问题,根本没法往前推进啊。”
随着大漠对黑混-60需求的下降,以及黑混-60产量的爬坡,总算是能流出来,让其他普通弹药也用上了,这也算是解决了重弹组的第一个拦路虎——威力。
有了黑混-60,原本差着一截子的穿深,总算和SS.11不相上下了。
但是制导系统却是试验极为不顺利,到现在最基础的事情——导线都还在断,至于制导系统本身做得好不好、打得准不准就更遥远了,断线太多,很难评估。第2/2页)
不过SS.11本身就那个样子,仿出来就会发现,车载重型弹的所有指标都和高振东他们搞的单兵反坦克导弹齐平甚至还不如,但重量却是一枚弹的重量就超过单兵弹整个系统,那这个重型弹无论如何也是定型不了的。
不过现在听到骆总说起这个事情,高振东才来了一点兴趣,骆总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事情的。
“啊,仿制高卢鸡SS.11的那个?我想起来了,情况怎么样?仿制还顺利么?”
果然,这个东西被高总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当回事啊。
骆总皱着眉头道:“不太顺利,别的不知道,只知道到现在为止都还在断线。”
“还在断线?不应该啊。”高振东有些诧异。
“我们没有买对方的导弹,只是拿着这一小批样品在仿制,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技术资料,那根导线看着简单,成分好像也明确,但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在220米的速度下断线非常厉害。”
SS.11相对前期的技术积累来说,飞行速度还是太快了,远远超出原本搞过样弹的那个反坦克弹的速度,技术积累用不上,仿制对象搞不懂,就卡那儿了。
这个事情,其实在高振东替他们解决手上这个弹的断线问题的时候,骆总就知道了,但是知道归知道,主动凑上去反而容易引起误会,也就没有了后续。
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居然还在断。
“他们没想想办法?”
“想过了,他们想在导线里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