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这次没装成(7/17)
一个新问题,仿制SS.11的重弹怎么办?这个重弹除了‘三高’,哪儿哪儿都不如这个单兵弹。”
现场一下子就寂静了,不是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这个事情他们谁都不好说,说出来得罪人啊。
“X总,我的课题,是你在别的会议上毙掉的吧?”,类似这种话,想起来都觉得听不下去。
这么说吧,除了重量、长度、体积比61式高得多得多之外,其他指标全面弱于61式,至多能持平。
这三样高?那特么不就是全面落后嘛。
61式弹重10kg,包装箱兼发射支架由于用上了向总他们搞的,与61火发射筒同款的ABS塑料,只有4.8kg,制导装置15kg,这个比较重一点,因为自动化制导装置,还保留了手操备份,重一点也正常。
导弹全系统总重不超过30kg,还没有SS.11一枚导弹重!
而且不但轻,这东西还小,本来就只有0.8米总长,0.3米的翼展,还非常逆天的搞了个分装式设计+折叠尾翼,往哪儿都能放。
如果说一个两人的单兵反坦克组能携带一套61式全系统加上3枚待发弹的话,那对于SS.11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它不存在单兵反坦克这个事情。
但是最尴尬的就是,这个61式虽然又轻又小,但射程和SS.11一样,飞行速度略为占优,破甲威力高出,命中率更高。
非要说SS.11有什么优势的话,那也许弹比较重,大风刮不走算不算一个?
啊呸,这特么算个毛线的优点啊。
所以大家对于SS.11仿制型号的未来,心里有数,恐怕是很黯淡了。
“这个……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吧?”一位与会专家笑道,嗯,这个恶人,我不做。
“对对对,现在仿制SS.11的情况并不明朗,现在讨论还为时尚早。”拖字诀,拖过今天就行。
“SS.11弹体大,潜力也大,还是可以挖潜的。”理由还是能找到的,看起来也靠谱。
防工委领导也知道,虽然一切都很顺理成章,但是现在不是决定SS.11命运最合适的时候,也开口打圆场:“嗯,仿制SS.11的事情,放到后面专项会议再说吧,我们今天就说这个61式。”
说完,他转头看向高振东:“振东同志,这个弹的定型,看来是没什么悬念了,你作为型号的总师,在它的发展和使用上有没有什么想法,提出来,让陆军的同志参考参考。”
——遇事不决高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