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搞个小唱片(6/16)
同志,那样的话,磁盘转动机构是省下了,可是磁头运动机构可就难搞了。高总这是把二维面上的运动轨迹控制,拆分为两个一维的运动控制,一个转动,一个径向运动,两者结合,再留足余量,就简单很多。”
存储设备发展几十年,从软盘、硬盘直到光盘,读写机构的运动控制都是走的这么一套原理,不是没有道理的。
磁带例外,这货不用转动+径向运动,连数据都没法读,只是它的径向运动可能被一排磁头并行读取替代了而已。
高振东乐了,有嘴替就是好,不用自己解释了,他笑着点点头:“龙总说得很对,这样一来,磁头的运动控制要简单得多,而且这个套子,能够很好的保护磁盘盘面,磁盘比唱片可娇贵多了。”第2/2页)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还是习惯引导大家思考问题。
大家都陷入了思考:“二维面,磁带的近亲……”
想了一会儿,京城手表厂的龙总工第一个反应过来:“高教授,你是不是说唱片?”
他也跟着池总工一起,叫高振东为教授。
唱片也是转,手表也是转,也是近亲,他能想到唱片上,没毛病。
此话一出,大家恍然大悟。
对啊!这东西不就是天生的在二维面上存储数据的典型嘛。
把上面换成磁介质,唱针改成磁头,加上磁头伺服机构,主动控制磁头的运动,那不就得了!
池总工竖起大拇指:“高教授这个想法点透了很简单,但是这触类旁通的本事,我是真没有。这东西,能搞!”
说完,他也有些疑虑:“不过这样一来,磁带便携的优势岂不是就没有了?”
别说12寸的LP和10寸的EP比了,就算和一张比个装鱼的鱼盘还大的7寸单曲唱片比,磁带都算得上是小巧玲珑,抛开唱片庞大的读取设备不说,就连存储介质本身,大小也不可同日而语。
对了,顺便提一句,后世艺人发布几首歌的小专辑被称为EP,就是从EP唱片这里来的,不止一首,但是也没法装太多。
想想日后去别的地方办事,还没说几句,就摸出一块大飞盘的情形,池总工就觉得不寒而栗。
没用过好的,我能忍,用过了,就回不去了。
他的问题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实际上原本最早的软盘,就是8寸的,这货是71年出现的,后来才被5.25的盘取代。
高振东点点头:“对,所以我们不搞大的,我们搞小的!”
三分厂的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