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试试这个,这个带劲(7/16)
一套的。
“垂直、交叉极化低于-40dB,水平极化线阵互耦低于-20dB,不错,真不错……”
一直自言自语的刘总,突然提高了声音:“第一旁瓣与主瓣信号差15dB!!”
刘总突然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雷达信号能量输出空间分布不理想,一直是困扰他们的大问题,和增益基本上在同等位置上。
抛物线、卡塞格伦、倒卡,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保证这些性能。
然后高总工不声不响的,就拿出一个能量分布这么理想的天线来,而且还有一定的相控潜力。
对于刘总来说,别说相控或者说电扫潜力,就算没有电扫能力,就凭这个雷达信号主副瓣,就足够了!
“高总,这是真的?”
高振东也没打包票:“理论计算如此,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还要你们自行测试才知道。不过这个成功的概率很大,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这是废话,这东西日后用得不要太多,在相控阵泛滥之前,高性能战斗机雷达就是这货一统天下。
刘总那个高兴啊:“高总,我们这就回去试试。”
高振东笑道:“你们试试吧,如果成功。你们可以考虑以减小额定功率为代价,增益不变,把行波管做小一些,然后将线阵分成几组,用不同的行波管去驱动不同组的天线……”
刘总一拍大腿:“我明白了!这就是相位控制!”
这不就相控阵嘛!难怪刚才高总工说行波管的分组,还有别的方式,原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准备的。
高振东点头笑道:“对,虽然这样只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的电扫,另外一个方向还是要靠机扫,但是至少有一个方向能快速扫描了。考虑到这种方式的电扫角度可能不会特别大,建议天线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都保留有机扫能力。”
刘总连连点头:“对对对,这样一来,边搜索边跟踪、多目标扫描这些功能也就有了实现的基础了,哈哈。”
他笑得非常开心。第2/2页)
高振东做出第一版的平板缝隙天线,实际上很早了,上次刘总他们来,第一版的就已经差不离了,不过性能有些问题,高振东也一直在改进。
这个过程还是有些艰难的,毕竟他不是学这个的,脑袋再灵光,也得先把那篇论文里的所有知识全部消化了才能搞出来。
他就这么一边消化,一边改进,改了这么久,总算是差不离了。理论计算指标很好,就剩实际上机试验,而这个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