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还是绝对一点比较好(6/16)
包大揽:“没问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至于这个远程以上的导弹,你们怎么看?”
“我觉得展开一点预研吧,现在实在是没钱搞,但是做一些前期工作还是可以的。”
“按8500预研?”
“11500,覆盖不绝对,就是绝对不覆盖嘛,哈哈哈。”
“你呀你呀,也被带坏咯。”
防工委这边很清楚,这个事情本来就是11500可能性更大。
谁不想要更好的?只是担心技术和成本而已。
技术上,高振东的话说服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在他有大量成果傍身的前提下,他在技术方面做出的判断,是有非常重的权重的。
至于成本……以防工委领导对首长的了解,这种事情上,首长是极有眼光,而且也是非常舍得的,量并不大,还分年分批投入,要说能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那不至于,这两年经济情况也还可以。第2/2页)
当务之急,是备忘录里的另外一句话。
“……以最快速度,计算论证能涵盖航天、中程以上战略导弹使用的,以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为燃料的一到两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发动机为核心,牵引远程、深空投射能力的形成……”
大家在讨论中,越讨论越觉得这位“神秘人”的这个建议实在是非常好,相当于是一次性解决至少二十年内相关需求的基础技术问题,不用每搞一次新装备,都要重新搞一遍发动机。
货架上有几个合适的产品,到时候拿来组合就行。
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上四个……
不过,像后来老毛子N-1火箭那种第一级就有30台发动机,五级火箭一共用了4种5型发动机的奇葩,就的确是超出了当时的技术能力了。
但是我们又不上月球,也不用想那么多那么远。
当然,这只是个备忘录,大概就是比会议记录稍微正式那么一点点,但是不形成决议,正式的决议,也还要汇报了才能形成的,这种级别的东西,没那么简单。
至于远程以上的,暂时连备忘录都不上,在会议记录上倒是记载得很详细。
会后第二天,防工委领导带着会议记录和备忘录,去向首长们汇报情况。
首长们对于会议记录看得非常仔细,他们对于技术是不了解的,需要对会议发言有全面的了解,尽可能的在同志们的发言中搞清楚事情的细节,才能更好的做出相关判断。
“嚯,高振东同志杀气重得很唻!”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