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文官有时候挺讨厌的(4/5)
被架在了火上去烤,而且是事涉两国和战,这种决定天下苍生命运的大火,两个国家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多少双耳朵在看着这里听着这里呢。
青史留名是肯定的了,现在就看他留的到底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了。
可这事儿也不是他刘大炮主动挑得啊,他上战场就是想练练自己的兵,就是想和军方的在职将领们混个脸熟,就仅此而已啊,谁知道这辽国太后和丞相会突然找自己阵前叙话呢?
就当是那个情形,卡的一下好几万重装披挂铠甲的皮室军把他纯新兵组成的军阵一围,卡卡的那么一绕圈,是,瓦桥关的援军也出来了,但当时那个情景,真打起来,不管是辽军赢还是周军赢,他刘大炮十之**都是要死了啊。
就那个情形,人家大辽丞相想找他聊天,他能不聊么?
聊了天不聊出点真东西来,他走得了么?
这不都是赶鸭子上架赶上去的么。
烦死了。
就这么等啊,等啊,煎熬啊,等来等去,终于等到纺织机从扬州千里迢迢的走水路运了过来,稍微检测了一下,发现这个东西是真的好用。
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萧燕燕坚持说他们没钱,所有购买机器的钱都要从刘大炮这里贷款。
刘大炮本人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文官集团他们却死活不肯同意,因为这个事儿确实是有些好说,不好听。
整得就跟周朝战败赔款了似的。
除此之外辽国方面还要求,要刘大炮帮他们建设一座炼钢用的高炉,也就是之前给符家建的那种。
符家的高炉这会儿已经建设完成开始生产了,两家邻居,契丹自然也都看着呢,眼红的不行,事实上雄州有的自然条件人家辽国自然也都有,也想要建一下。
说是只要能满足他们这个条件,协议就立刻生效,他们就立刻退兵。
刘大炮当然也无所谓了啊,他甚至巴不得把施工队给他们派过去,多赚一笔工程款,因为钢铁生产这个事儿虽然敏感,但是一来这种土法炼钢炼出来的铁含碳量很高,质地特别的脆,拿来做兵器效果并不好。
最关键的是,高炉炼铁这种大工程,大项目,不存在所谓的保密性,也根本保不了密,这和他在扬州开的水泥厂是一个道理。
两家离着这么近,别说要开边贸,就是不开边贸,那互相之间派的间谍早就都互相渗透成筛子了,那高炉炼铁说穿了没什么复杂的,不就是建个大的密封炉子,一层铁矿一层焦炭,一层铁矿一层焦炭,这么层层叠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