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八封信(2/3)
剩下烛光摇曳伴随少年人的影子。
突地,喵的一声,有一团白雪球从窗棂蹿入屋内。
“李白”,顾玄眼光一闪,喊了一声,白雪球一跃而起,扑进了少年的怀里,使劲儿欢腾起来。
顾玄不由轻笑起来,瞅了瞅它的猫尾,轻道,“别动。”
李白听后,果真喵一声,乖乖地窝在了他的怀里,顾玄顺手撸毛,“你这只小卷毛,不乖乖在祖母那里呆着,跑这儿来做甚。”
李白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喵的一声,讨好地翘了翘尾巴,意思是说想他了。
李白这副样子,让他不由想起千里外的少女。
想到这里,顾玄抱着李白走到案前坐下,拿出纸和笔给小七回信。
认亲礼后,周毕一心搞基建,建起了难民营。
以以工代振的形式无偿租住房子给难民,房子使用有限期为期三年。
若他们想继续居住,需落户在和郡县,劳作三年后,房子归他们所有。
每天工作四个时辰,上午一个半时辰,下午两个半时辰,劳作期间的一日三餐伙食由县衙全包。
这三年以劳作换租住权,劳务报酬是没有的。
若是超过四个时辰,有人愿意继续劳作,也会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
县衙里,这个告示一出来,就受到了难民的吹捧。
毕竟之前连口粥都没得喝,如今有粥喝,有饭吃,还有地方住,对难民们来说和郡县简直就是天堂了。
很快,和郡县热闹起来了。
一间间瓦房盖了起来,一大片荒地开垦起来,冬小麦,瓜果,蔬菜,都种上了。
挖渠修路搭桥,百姓们干得热火朝天。
李妍也很忙,每天要练武,又要陪周夫人施粥,还要培育鲜花新品种。
最重要的她还要拚命赚钱,想建设好和郡。
让百姓吃饱饭,穿好衣,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役症结束后,面罩和药店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了,药铺的收入锐减。
李妍要援助周毕,必须更使力赚钱。
周毕以工代振的政策宣传开去了,吸引了不少人过来投奔。
其中,来和郡人数最多就是难民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和能工巧匠。
还有些就是觉得周毕出来的这个政策挺新鲜的,纯粹过来凑个热闹。
看和郡县一副欣欣向荣的景气,心中也不觉思索起来。
周毕就从中招揽了数十个人才,李妍呢也雇了几个能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