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泰山脚下醉胡姬(5/7)
照着样子去打,灭了金国,扶桑和高丽都有可能,保准成为青史留名的悍将。
说起羊肉米粉这件事,李敬也觉得好笑。
宋代的山东,没有吃大米饭的习惯。
大部分山东人觉得米饭没味,还要配菜,远不如烧饼,面条好吃。
扶桑运回来那么多大米,售价虽然低,百姓不爱买,比面粉便宜多了,只有没钱的穷人买去熬粥。
李敬干脆打成米浆做粉。
自从跟着缴获金狗的羊一起运到山东两路,派出火头兵煮米线,配上羊汤羊肉免费对民众发放,让各县城一起享受对金征战的胜利果实。
在山东两路引发了空前的轰动。
乡镇上没赶上盛会的,一个个特别遗憾。
各地很多餐馆顺势做起了羊肉汤煮米线的买卖。
李家那个米粉,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现在运到济南多少卖多少。
李敬在登州和济南府的米粉作坊,建了二十多台水车磨米都忙不过来。
一转眼,扶桑缴获的大米扣除三军的军粮,所剩无几。
登州水师新建的仓库都空了。
“李敬,济南府那边来了很多商户,福建路,京西两路,江南两路,淮南两路,浙江两路,襄湖两路,川陕四路的都有,除了宗泽控制的京畿和京西两路,襄湖北路的客商,很多人都秉承着地方官府的使命,询问娘娘监国的对他们所属地域的政务指令!”
赵构称帝和朱琏监国,看似朱琏放弃了山东之外的其他地方行政,被赵构揽入怀中。
其实赵构对这些地方官控制力非常有限。
而且各地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宣抚司的地方还好些,单长官。
大宋独有的政治生态造成各州府都是通判,知州知府双地方官的。
而品阶相同的双地方官尿一个壶里的情况是凤毛麟角,相互瞧不上眼,恶斗不止的才是常态。
这很容易造成一个倒向赵构,另外一个必然派人来山东。
朱琏让老杜接待他们的态度,是李敬出的主意,不要管朝廷中枢的权利纷争,地方官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踏实为百姓做官的官员,山东能看的的见。
可是各地情况复杂。
有些派人来山东的官员被对手知道,弹劾到赵构哪里,然后扬州派人用圣旨罢免。
这些人怕来山东以后,朱琏又不接纳他。
另外有些地方官民愤极大,倒向山东官员也有来告状,希望朱琏派人处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