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是好东西(5/7)
南这里,我们离开了,派谁替代骆贞贵经略安抚广南东路合适,谁又来负责船舶司?”
“李光有勇有谋,他又是南方两浙人,相比北方人更适应广州夏天的气候,是经略安抚司最佳人选,不过这个要娘娘亲自给李光说,别让人家以为是流放岭南了!”
“船舶司呢?”
“林正风或者韩羽留一个下来!给他们拨两条蒸汽军舰,组建大宋南海海军,打打海盗练兵,跟把福建路沿海的海盗一起给靖了。”
“他们能愿意?”
“他们说说清楚,明年登州下水的新船,优先配给南海,再说,大宋文贵武贱,都统才几品官,转文职管船舶司赋税一下子晋升那么多。”
李清照叹了一口气,即便是把李光和林正风留下来,广南东路这个黑洞还是要填进来很多官员。
大宋朝这个流放制度,谁到广南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只有等陈卓,李芘,周宁等人到了,看看怎么调派人手先把框架稳住,原来的官吏能不用尽量不用。
总的来说,人才奇缺,官员奇缺,连宗泽都盯着稷下学宫的学子,临走时候两次三番提醒皇后,这批的不够,下批的多派点到汴梁和京西两路。
这么突然的拿下福建,广南东路两路,如何管理还真是急不得。
“娘娘还想问你,大宋朝山高皇帝远地方很多,广州这种官员勾结的窝桉肯定不少,如何能避免任命的官员再次发生这种事情!”
“这个根子在儒家身上,所谓的代天子牧民,本身就把官家,朝臣,士大夫放在百姓的对立面上,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出身时候谁也不比谁多个零件?谁牧谁?”
“少说些没用的?说点我能听懂的。”
山东人受孔文化影响深远,李家这几代都保守皇恩,生怕这小子把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说出来,嗔怪的看了一眼李敬。
“士大夫也好,赵家也好,都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卓越者,接手的是华夏族正统传承江山,他们应该代表着华夏族百姓的利益。如宗帅一样,一辈子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来不跟百姓利益对立,所以从立法上就应该完善,谁要是跟百姓利益对立,谁就不得好死,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还有呢?”
李清照自幼博览群书,性格有些叛逆,她对儒家经典向来也是部分认可。
“别看我们在广州弄这么多钱,如果真要把铁厂和配套工坊的子弟学校向全国推广,让所有大宋百姓读书,看病都不用花钱,人人识字,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