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这可要了老命(2/6)
庙,谓之「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
原来,唐宋时期皇帝祭祀天地祖宗,先是到景灵宫,然后到太庙,最后到南郊举行祭天仪式。
太庙是放置历代祖先灵位的地方,而南郊这是祭祀天地的地方,那么景灵宫是祭祀什么呢?
原来,在宋真宗时期,为了让赵宋朝廷更有面子,一些大臣提出轩辕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黄帝,就姓赵,是赵氏最初的祖先。
于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把曲阜县改为仙源县。
….
在仙源县修建了景灵宫来祭祀黄帝。
也就是说,赵柔嘉不仅要斋戒沐浴,拜祭了太庙,南郊,还要去曲阜最终完成整个登基典礼,每一处,还有各种繁琐的规程仪式。
十来天的登基仪式,从开始到结束,群臣都得浩浩荡荡跟随,还要随时注意礼制。
从曲阜回来,还要花一天时间接见藩属国主或者使团。
别说走一遍,光对着单子,也看的李敬脑壳生疼。
扭()头就问赵佶。
「太上皇,你登基时候去曲阜了吗?」
赵佶回想起昔日登临大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励精图治的样子。
一脸的傲娇。
「朕当年以庶子之身,端王之贤继承的皇位,可是去了的!」
「靖康皇帝去没?」
听着李敬斜着眼睛继续问,赵佶脸都黑了。
赵桓是他打晕了让人抬上皇位的,醒了还死活不肯当这个皇帝。
别说去曲阜,就是太庙,南郊也没去。
「虽说立春已过,如今正是乍暖还寒时候,女帝身子孱弱,大典应该从简!」
梁扬祖一直在琢磨周宁的整改,也在琢磨李敬。
想来已经不太满意这大典的繁琐了,更不愿意赵柔嘉跑去曲阜。
趁着李敬还没有表达态度,梁扬祖率先站出来。
「臣附议,种院事出兵缴械张浚所部尚未得胜归来,万一反贼溃散,汴梁到曲阜这几百里路未必就是坦途!」
「臣附议!」
「臣附议,曲阜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大可以在登基之后,再昭告轩辕皇帝!」
反应过来的群臣,争先恐后。
附和梁扬祖的意见。
「梁卿家言之有理,劳烦诸位斟酌其余细微!」
昨天在李家喝的小醉微醺,朱琏拉着赵玉盘,赵福金聊了半夜。
她当然知道李敬有意让梁扬祖接替周宁,继续推行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