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当务之急·蜻蜓点水(3/3)
”。
此外清代对镇的定义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凡含影镇”、“集”字眼的地方都归为镇,有些带“铺、埠、坊、巷、街”等字样的,则要加以核实,确定符合标准的就归为镇。
有些地方的名字是不带“镇”、“集”一类字样的,但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原因,也都是属于镇,而且还是“重镇”,比如“熊岳”、“清江浦”、“木渎”、“泗州”等有名大镇,自然是要归入镇的。
所谓的【镇长】,并不是清廷的官员,而是镇民大会选举出来的,行使某些行政权力的头人。
因为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关系,皇权不下县!
县城一下的广大乡村,行政权力是处于真空地带的,所以就催生出各种乡约组织来进行管理。
像【镇长】、【乡长】就是这些乡约组织选举出来的。
一般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龋任,也就是所谓的乡绅。
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