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4/7)
绪,现又平缓了下来。
“屋顶得找时候补补,这样下去逢雨不是办法,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母亲说道。
“等天晴了我去买些木材回来”
雨小了一些,母亲把灶房里收拾干净。灶房的地面还是那种类似鸡蛋盒子的泥土地,高低不平。里面躺着的积水,难以抹掉。老一辈传着,被狗咬了的话,铲这么一块黑泥,敷在伤口上就管用。母亲重新在灶台里生火煮面条,堆积在地面的柴火被雨浸湿了,泥巴地面走起来也有些打滑。李向军把灶房里那些没有用的且被淋湿的东西全部扔到了院子外边,又把堂屋得玻璃渣子打扫干净。
收拾了一阵,换去了淋湿的衣。
“你小表哥回来了,过段时间他儿子的周岁。我拿三百块钱给你,你代我过去一趟。“母亲此时已经烧开了水,在走廊上弯着身子用扫帚打扫垃圾,一天到晚总是在忙个不停。又道:
“他现在在城里混得可以,我到时候跟你舅舅说一声,看能不能让你到他那里去上班“
李向军则在灶房里,烟熏的有些呛人。等把煮好的面夹到碗里走出来方方才说道:
“您辛辛苦苦挣三百块钱,说句不该说的话,我都不知道您这份亲情值不值三百。去不去,反正他们都是看不上眼“
“只要有为了你好的希望,他都值,不管行不行得通,试试都无关紧要嘛“她直起腰来看着李向军说道。
“别了,我跟他本来就没什么交情。跟着他混,建哥会怎么想。您别忙了,等会儿面干了“
“他们的事,只怪我当时不在家里面,亲人间闹的这般地步”母亲的啰里啰唆,又扯出了李向军厌烦的神经。
“你在家里面又能怎么样”这句话母亲感慨后悔过无数次了,次次都是只字不差。李向军厌烦。
当年成建的父母闹矛盾的时候,成建的舅舅成桢在其中作梗,闹得没有一点挽回的余地,似乎姐姐婚姻的事全靠他一个人来裁判。他母亲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受了他弟弟在耳边的忽悠。分不清其中的轻重。最后如他所愿,九岁那年,成建改名跟他母亲姓。
但成建憎恨的并非如此,当年父亲生意红火时,成桢百般殷勤。即使在外面花天酒地犯了错,成桢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包庇或视而不见。后边成桢看父亲越陷越深越了法律的底线,怕连累到他自己,借着一点说什么有辱家族清誉的名声挑拨离间。执意要母亲跟他父亲离婚。
在父亲出事前,成建也一样的憎恨他父亲,打骂母亲或者深夜里喝得大醉回家后,还要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