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护卫军军装,单兵装备的到来(3/5)
农民供养一切,工人负责生产,军队则来保卫百姓。军旗也是红底黄色的武器麦穗旗。
至于军中将来的肩章,他采用的前世军队的那一套,星、杠、拐。
第二天,
得知装备要到了的士兵,在各自连长标统的带领下,跟在各自营长身后跑了过来。士兵们眼里充满了期待。
运送军服来的马车被新兵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动弹不得,要不是夏昌珉出面呵斥,恐怕军服都进不了军营。
张启恩设计的军服,考虑到士兵穿出去之后,必须要庄严大气,能够衬托男儿的气概。不能是当前乾兵的圆领“兵”字服,那样的别扭。
军服是衬衣采用白色国风立领衫,上身笔直;
外套上衣采用翻领式设计,双肩处带有两个横条军衔肩章,外领子带有白牙线,纯黑灰色面料;
黑灰色的军服,也是张启恩在根据东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更多的是参考了前世二战时德国的军装。
衣口处带有四个口袋,胸前两个是小的,腹部是两个大的,纽扣同样是金属黄铜扣子。
左臂上留有肩章的位置。左胸前空白处,除了一个护卫军徽章外,是预留悬挂功勋徽章的地方。
内衬里有一个半封闭式,后期存放个人姓名信息卡片的地方。
张启恩在竹筐子里搭配了一套一样尺寸的军服,递给了一旁身材差不多的士兵。
“安虎,安排调试一下大家的军服;夏参谋长将这些装备让各军以连为单位,给大家发下去。”
军装,翻领军装服是全军统一的,士兵和军官的区别是从肩章和军帽去区分。
军官张启恩采用的是德国二战时,M37式军官战斗大檐帽,配有牛皮腰带、牛皮军靴、M35钢盔、军功徽章、军衔肩章;
士兵则是黑色呢绒布大檐帽、布制胶底作战靴、M35钢盔、肩章。
M24手榴弹、毛瑟98K栓动式步枪、MP40冲锋枪、M35钢盔等二战才会出现的装备,是美国张家的一家军工厂,根据张启恩的图纸要求,特制的一批。
这些装备,张启恩当时其实只是抱着试一下的心,让福伯去试试看,没想到真的给他设计生产了出来。
这个时代的科技,是大爆发的时期,很多时候,只差一个想法和灵感就可以点亮!
张启恩的德械师就这样装备齐了!
张启恩安排完事情后就走了,他此刻看着福伯带来的信件。
夏昌珉召集各个连长过来:“先给步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