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杨小涛的运气(7/23)
妥当。
于是来到农科院后,便着手宣传工作。
虽然杂交水稻的事情早就在上级中传播开了,但陶老还是汇报了一下,表明已经确认没有问题。
随后就是对国内的宣传。
等一切安排妥当,两人又在屋里针对杂交水稻的安排展开讨论。
老院长的意思还是走老路,有杂交玉米的道路在前,跟着走就行。
先是确定育种基地,如同杨家庄庄园这样,或者是西北那边。
然后逐步推广,扩大种植区,增加产量。
这套模式下来,也说明方法的确实有效。
陶老对此也没有意见,而且这事自始至终都是农科院在负责,他也没有插手的意思。
先前在饭桌上没拿出来讨论,也是想将功劳留在农科院。
再说了,杨小涛也是农科院的一份子,不是外人。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随后说到酿酒的事上。
“我看这事,咱们要掺和下!”
老院长最先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陶老点点头,却是没说话,让老院长继续说下去。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现在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出口给联盟的却是不少。”
“只是,卖粮食的钱,还不如卖良种赚的多。”
“更不用说,这药酒了!”
“也就是说,咱们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出口的粮食来酿酒,支持药酒的生产。”
说到这里,老院长眼神中充满希冀,“这样,咱们有了钱,就可以购买更多的农用机械。”
“您也知道,现在国内的生产情况。”
“咱们用的那些拖拉机,那些梨子、脱粒机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上面拨付款项,下发任务让各个地方的制造的!”
“说白了,这些机械厂只是完任务,生产并不积极,甚至产量严重不足。”
“尤其是咱们想要提高生产产量,就需要更多的机械!”
“如果咱们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
老院长说到这里,看向陶老的脸色,见对方没有变化这才继续说道,“那样肯定会刺激工厂的积极性,促进农用机械的生产!”
陶老沉默片刻,眼神里有些迷茫。
他们主管着这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农业大国。
这些年,农业的产出一直供应着工业的发展。
可现在,农业的发展却遭到工业的制约,这,说出去让人难以置信。
可事实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