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徐远山的标准(7/22)
楚,会议便结束。
随后便在白景述的带领下来到制药厂各个车间开始检查。
比起出差前来,这次的车间环境要提高了很多。
看上去不再杂乱,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显然,规章制度在这里执行的不错。
几人在工厂里转了一圈,随后赵传军说道,“杨总,中午了,一起饭吧。”
“是啊,杨总,我让人准备好了饭菜。”
白景述也在一旁说着。
杨小涛没有拒绝,而是看向赵传军问道,“徐叔呢,现在这么忙了?”
说起这个,赵传军跟白景述同时露出苦笑。
“咋了这是?”
“杨总,徐厂长应该是不在化工厂!”
“去哪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去了某所大学吧!”
杨小涛好奇问道,“去那干嘛?要人?”
白景述摇头,“上次你不是留下一个化学分子式嘛,我们想着两个厂搞一个研发中心。用来研发药品和化工产品的。”
杨小涛点头,“是有这么回事,我还没问,你们建起来了?”
白景述摇头,“地方有,但人不好找!”
“不好找?这…”
杨小涛有些想不明白,“人不都是现成的嘛!”
“这个,这个徐厂长说了,想要进入研发中心,得有个标准!”
“标准?”
白景述点头,随后将情况说了下。
自从杨小涛出差后,制药厂与化工厂开始到处寻找人才。
而徐远山提出人才评判的标准,就是杨小涛给出的那个化学分子式,再加上一个分子量。
能够解出来的就是人才,解不出来,自然进不去了!
用徐远山的话来说,这门槛高点能够选出真正的人才。
若不然,要你干嘛,来吃白饭的啊!
于是在初步选拔中,两个工厂的人不出意外的全军覆没。
随后老徐同志仍旧坚持选拔标准,又去了各个中学、高中,选一些学生来。
毕竟这会儿学生都要去干活,与其去乡下,还不如来工厂发光发热呢。
可去了几个有名的初中高中,结果别说是学生了,就是那些老师都被难住了。
还说徐远山是故意为难他们。
这时候,老徐同志有些骑虎难下了!
要么改变考核标准,降低要求。
要么一条道走到黑。
如果是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