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手掌的温度(5/21)
杨小涛笑呵呵的说着,陈勇贵听了立马点头,“这话说的好。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跟王老师说关于胰岛素工业生产的事情,这事对咱们国内发展医药非常重要。”
“搞好了,比起药酒来还挣钱。”
杨小涛对着老人说道,一旁的王光美也看向老人,眼中带着希冀。
他们想要实现量产化,面临的困难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两个研究所能够负担的起的。
“这件事我知道一些。”
老人手指在桌上敲着,然后看着杨小涛,“既然你问起来,我看这件事你先想想办法。”
杨小涛点头。
他不是开玩笑,他是真想将这事做好。
“王老师,明天咱们再详聊。”
王光美点头,他没想到,来这四九城参加一次晚宴,还有这种收获。
希望杨小涛不是应付他啊。
“我看这一桌的人,你都认识七七八八了,剩下的我给你介绍下。”
老人见杨小涛熟人不少,便将剩下的人介绍给他,“这位是你林奶奶。”
“林奶奶好,我是杨小涛。”
说着主动站起来,伸出双手。
老妇人稍稍起身,握了下手。
这手掌修长,握起来有股一抹生命跃动的温度。
“你好,小涛同志。”2000 手掌的温度 (第2/2页)
最后的中年人,看着面熟,随着袁老说出姓名,杨小涛立刻想起这人。
王光美。
沪上生物研究所的人,也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参与人之一。
上次在农科院主持的科学大会上,他就是上台做报告的人,杨小涛还记得当时的课题就是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在看来,这牛胰岛素应该是合成了。
这时候,王光美也看向杨小涛,“杨老师,好久不见。”
说着,也伸出手来。
杨小涛双手握着。
这手掌单薄,握起来有种专注的温度。
“王老师,好久不见。”
“您做出来了胰岛素?”
杨小涛好奇问道。
王光美点点头,“去年5月份的时候做出来了。”
“这还多亏了您,上次听了您关于基因重组的课,我们回去研究起来更加明确化,大大缩短了时间。”
“这次能够人工合成胰岛素,您的理论支持可是帮了大忙。”
“做出来了就好。”
杨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