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教派之争(6/6)
的热水,皆伺候得颇为殷勤。
到了第二天,那些藏民十分纯朴,仍旧千般挽留,弄得朱文琅等人实在是推不开,又多住了一晚。
朱文琅等人此行一路风尘仆仆,动不动便搭着帐篷对付着在野外露宿,此时倒是真的舒舒服服好生歇了两夜。
文成公主庙旁大约七八丈的一处岩崖之下,有一泓清澈如明镜般的泉眼,据藏民说名叫公主泉,相传文成公主在此驻跸之时,便曾在泉边梳妆,松赞干布则在一旁爱惜地等候。而从庙旁的贝曲河溯流而上,几里之外,有一处温泉,泉水从山体岩石的缝隙中喷涌而出,相传文成公主也曾在此临泉沐浴。
听到这美丽的传说,丽娜和唐玥都十分想去看看,无奈之下,朱文琅只好叫上洛桑,赶着马车,载上丽娜、唐玥和张明昭三人,跑了温泉一趟,三女在那温泉之中嘻笑玩闹,直玩到唐玥感到疲累,有些支撑不住,朱文琅方才带着三女回来。
***********史实贴片【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是在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形成。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象设繁多,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藏传佛教的五大支派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和格鲁派,代表寺院有桑耶寺、大昭寺、托林寺、布达拉宫、格鲁派主寺等,六字真言为“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字,宗教文化包括天葬、各类法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