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楚国?可以是晋国的挚爱亲朋啊!(3/4)
晋国南部用死气沉沉来形容对国家是坏事,对于魏氏来说则是好事了。说明魏氏成功约束了当地,创造了更好的管控环境,便于清除一些顽固份子,相关的各种统计也能更加便利。
子贡又提到了楚国讨伐陈国的事情,着重描述白公胜对郑国的仇恨。
前些年楚昭王薨逝在了出征状态,尽管死前召集大臣托付后事,还是让楚国在他死后爆发了大乱。
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太子建不知道怎么想的,眼见失去储君的位置,选择逃向郑国。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郑国杀死了前来寻求庇护的太子建,并且没有给楚国一个满意的交代。
太子建有一个儿子叫胜,得知父亲失去储君的位置,跟随一同逃亡郑国,亲眼见证郑人杀死父亲。
这位胜就是白公胜,他后来再次逃亡,跑到了吴国。
现任的楚君章是在群臣的拥护下成为一国之君,多次召唤白公胜归国,屡屡遭到拒绝。
白公胜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他想要讨伐郑国为父报仇,楚君章和群臣则是认为楚国当下不适合与郑国交恶,乃至于楚国有必要与郑国盟好。跟郑国有杀父之仇的白公胜怎么会愿意回到楚国,为楚国效力呢?
历史上,白公胜是被子西……也就是公子申骗回国。
子西担任楚国的令尹,为了将白公胜骗回国,假意答应愿意让白公胜率军讨伐郑国,将白公胜骗回国之后却是一再找理由推脱,甚至到后面明明白白告诉白公胜就是骗人的。
所以了,历史上遭到欺骗的白公胜最后杀死了子西,又让楚国乱了一次。
而在智瑶的这个历史版本,子西一样告诉白公胜愿意出兵讨伐郑国,并且楚国也真的讨伐了郑国。
以楚国当前的局势去看,白公胜显然愿意效忠楚君章,对子西也有感恩之心,好多东西就是变得跟原历史不一样了。
智瑶心想“楚国讨伐郑国不会只是因为想让白公胜心服,得到一名战将。”
说起来也是搞笑,白公胜能征善战并不是在楚国得到发挥,等去了吴国率军作战才展现出高超的统兵才能。
楚国现在很缺能统兵作战的人,尤其是公族出身这一关键,但是为了白公胜就攻打郑国,下的血本有点大了。
想了一圈的智瑶很快得到答案。
晋国的内战结束得太早,没有给干涉的列国占到便宜,相反干涉晋国内战的诸侯一个个得到清算。
“他们很清楚晋国不会放过郑国,楚国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吴国,我上次又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