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国号可能变更与图谋未成(3/4)
信任,情况才会出现转变。
唐军花了两天的时间攻下“负瑕”这座城邑,留下少数维稳的兵力之后,智瑶率军向“曲阜”进发。
攻取“负瑕”只是耗时两天?这是鲁人的战斗力本身就挺差劲,再来就是事先没有预料到有人会前来攻城了。
在智瑶抵达“曲阜”时,以楚国为首的联军才刚刚进入鲁国地界。
事先,鲁君宁有派遣使节到智瑶这边,询问智瑶为什么要攻打鲁国。
凡事需要讲究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因果关系,对吧?
鲁国在“雍丘会盟”跟各诸侯结盟,他们的结盟就是对了针对唐国。
唐军是在鲁国参与联盟之后才实施入侵,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种自卫反击啊。
结果,鲁国再一次无视了自己先要与唐国为敌的实事,还有那个脸来问唐国为什么要入侵鲁国。到底是鲁国君臣太天真,或者是拿唐国君臣当傻瓜?
这一次,鲁国君臣又表演了他们的传统节目,大概就是“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口嗨是我的事情,你怎么能打我”,随后就是“爸爸,救我!”之类的。
之所以说那些是鲁国的传统节目,其实就是曾经的晋国在鲁国这边遭遇到太多次相同的事情,今次变成楚国去头疼而已。
按照楚国君臣本来的计划,他们压根没有立刻北上的心思,想的是赶紧在吴国的尸体上抢肉,再速度平息国内的叛乱,真要讨伐唐国也是至少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问题是鲁国君臣轮番祈求,搞到后面在诸侯面前放声大哭,弄得刚刚成为盟主的楚君章尴尬又气恼,再不愿意也只能率军北上了。
说起来,楚国是在时隔一百三十多年又一次担任有中原国家结盟的盟主。
在前597年,楚军在“邲之战”与晋军的交锋中取胜,一度压服了中原列国,距离“问鼎轻重”的成功好像只差了一步。这是楚国在春秋时期的高光时刻,奈何晋国很快就缓过气来,双方连续在郑国境内爆发大战,直至又在“鄢陵之战”失去了霸权。
目前,约有一万八千余唐国骑兵分散一路袭扰联军,一再拖慢联军的行军速度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哪怕是抵达“曲阜”,他们的后勤线好像也得不到保障。
当然了,不救援鲁国好像又不可能?真对鲁国的危急视而不见,他们的结盟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鲁国君臣每天都要上演一哭二闹的戏码,搞得搞得列国君臣无比烦躁。
最后,楚君章想了一个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