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原国的处境其实很危险(3/4)
业士兵,他们一般经过数年乃至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训练,原国的绝大多数骑兵算是一种民兵。
在不缺马的时代,尤其马算不上是什么好马,事实就是当前的骑兵真没有职业士兵性质的步兵金贵。
骑兵变得金贵,需要到中原极度缺乏战马之后,或是对战马的素质要求更高,导致优良战马变得金贵,同时骑兵也属于常备兵的性质,乃至于是突骑兵或重骑兵这种特殊兵种了。
围困将要成为定局,智瑶尽管仍旧非常重视,一些精力却是被牵扯到了后方。
魏氏还没有彻底被消灭,智瑶率军南下跟联军作战,某种程度上产生的影响不小。
比如说,本来已经丧失信心的魏氏残余,他们奢望于南下的智瑶会战败,重新有了抵抗的动力。
“韩氏表现得比较恭顺,不能完全排除他们也在观望的事实。”智瑶必须认清楚这一点。
说到底,韩氏就是明白一旦智氏被灭,他们一样会遭到清算,理智地选择追随智氏出奔,真不是韩氏本身就愿意追随智氏。
本来在指挥围困联军的孙武回来,见到智瑶就说道“楚军与越军分割,营寨不与之勾连。”
什么意思?
昨天晚上混乱之后,联军的大部分营盘丢失,几个国家的军队后面采取了合兵的姿态。
兵力最多的楚军,他们立起来的营盘最大,幸存的越军、鲁军、郑军和一些没投降的国家军队,他们都集中到楚军的营寨里面去了。
在天亮之后,联军有试图夺回一些丢失的营寨,他们也真的成功夺回了几个营寨。
这个是原军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很难每一个地方都保证兵力充足,一定会出现空子的。
现在,楚国君臣明显觉得越国靠不住,选择让勾践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营盘,前往重新夺回的某个营寨,说法是形成掎角之势,实际上是防备勾践可能的突然间反水。
纯粹就是勾践名声太烂出现的效果,算是之前所作所为的一种反噬了。
鲁军和郑军就被留在楚军的营寨,其中鲁国君臣被保护得很好,哪怕郑军也没有被安排在多么危险的位置。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楚国想拿鲁国做文章,并且在极力地拉拢郑国。
文种还留在智瑶帐内没有离去,听到孙武讲了那些话,表情多少变得有些尴尬。
“楚国不信越国,越卿已知也。”智瑶不是说什么风凉话,纯粹讲出一个事实。
文种能怎么样?连他都不信任勾践,同时也拿捏不准勾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