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又开创出一个历史新规则(3/5)
芬嬴对智开招呼,示意就坐在智瑶的左侧。
周朝没有区分左右哪边为尊,之前的殷商一般是以左为尊。
一国之重在祭在戎,殷商的巫师文化很浓,而左师就是武将第一人。
智开坐下后,轻声问道“父上,发生何事?”
这小伙将身份变换得很溜嘛?大声问候是君臣的“父王”,声音小了变成父子关系的“父上”。
小伙子可以皮一些。
智瑶从任何一方面都要表现得稳重,怎么可能小声嘀咕。
芬嬴没有那么多限制,小声提示道“你之婚事委实难办,大王召唤重臣给与意见。”
智开下意识看向赵伯鲁,纳闷自己的舅舅也算是重臣吗?
这话怎么说呢?赵伯鲁是九卿之一的内史,怎么就不是重臣。
只是吧,赵伯鲁完全是受到“宠爱”才获得高位,之后又获得爵位,要不要纯以功劳评定真没那些资格。
智瑶也不是坏了规矩,诸夏历来就有厚赏妻子娘家人的习俗,原国给予赵伯鲁优良待遇只是延续传统,并且还让君王多了一股人情味。
就实情来说,原国内史任命给赵伯鲁,远比其余任何人更合适,智瑶能够把握住赵伯鲁,以后赵伯鲁也能帮到智开。
直白点就是赵伯鲁注定只能依靠王室,纯粹是捆绑牢了,并且个人能力实在过于有限,激不起太大的浪花。
“今岁春季太子便要北征,寡人本欲明岁再行太子婚事,奈何王后心急。”智瑶笑着讲了这么一句话。
众人给面子地跟着笑了笑。
智开却是笑不出来,一时间有点僵住的模样。
这一幕让很多人看到,由不得在心里开始胡思乱想了。
他们应该在想“太子有自己钟意的人了吗?”
然而,智开心里的感觉很复杂,想道“已经没有女子有资格成为我的妻子了吗?”
很多人不喜欢“门当户对”这种限制,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从很小的时候,智开就知道婚姻不由自己做主,不是没有憧憬过未来的另一半会是怎样,认知中会是某位诸侯的女儿,哪曾想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
这说明什么?只是纯粹说明其他国家已经不配和原国平起平坐了。
要不然的话,但凡智瑶稍微透露出一点意思,相信列国之君会知道怎么操作。
最为合适的宋君栾必然当即重视起某位女儿,一再加恩赏赐食邑来提高政治地位。
觉得比宋国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