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谋而后动(3/5)
管理各地吗?
秦帝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们已经算是储备足够多的管理人员,依旧还要大量使用原旧贵族,搞到形成明显的撕裂,老皇帝一驾崩,再加上奸佞作妖,闹得一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智瑶也想快一点,可是宁愿花费时间在培养更多的人才,以及巩固基本盘上面。
在智瑶推广教育之前,晋国四五百万的人口,识字的人绝对没有超过三万,并且不是贵族就是落魄贵族。
现在呢?整个原国识字的人超过六十万,并且识字不再是贵族独有,由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普通人家也能有藏书了。
那可是六十万人识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只是能阅读而已,识字之人的规模却是超过了两汉,也许还达到了盛唐时期的水平。
而那只是智瑶不到三十年的努力成果,随着一再进行推广,识字的人必定还会继续增加的。
有一件事情也就是智瑶暂时做不到,要不然他一定会让识字变得不再那么神圣,断绝某个特殊阶层有垄断知识的机会。
因为智瑶改变了历史,尚且还不知道百家争鸣会不会出现?
不过,智瑶这么努力在推广教育,或许会出现比百家争鸣更加大的文化大爆发?
“召见宰予罢。”智瑶看了一眼智开,示意智开亲自去请进来。
没有一小会之后,宰予与随行出使的副手进来了。
“拜见我王。”两人行礼致意。
智瑶先爽朗地笑了几声,再说道“予与命为大原立下大功,可赐座。”
副使叫智命,出身智氏。
因为智瑶做出的诸多改变,智氏内部涌现了不少人才,有些已经在担当大任,不少则是充斥在中下层的岗位。
有那么一点却是必然的事情,智氏的众人相比其他出身会骄傲一些,搞得智瑶没少因此苦恼。
宰予当面汇报,交上了很好的成绩。
宋王栾得知宰予的来意,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联姻,双方还达成了军事和经贸上面的不少合作项目。
楚国对是否与原国联姻没有否定的意思,困难之处在于到底是楚王燕的公主与原国太子联姻,还是令尹公孙宁的翁主进行联姻。
为了联姻的人选,本来就比较乱的楚国变得更乱,好些大聪明呼吁警惕原国使坏,用这一招撕裂楚国王室。
就实而言,公孙宁扶持熊燕上台本就不安好心,轮得到原国去进行作妖吗?
公孙宁对楚王宝座有野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只有装作睁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