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太子归国(4/5)
规则,哪个方位是什么区域,有什么用途之类,基本上就是已经固定的事情。
权贵一般会集中在城南的位置,城东和城西用作商贸区域,城北才是普通人居住的区域,宫城则是坐落在正中央。
一开始的规划可能是那样,只不过随着国力允许,历代的君主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宫城范围,一般也就会在都城附近再兴建其余的宫阙群,都城势必随着新的宫阙被修建,再做出新的调整。
智开不是第一次看到位于“中京”的宫城,看到包含城楼在内达到二十一米的高度,依旧深深感受到什么叫壮丽。
宫城的每一座城门前方都有一座广场,最多能够容纳三万人左右。
任何一座广场都有立柱,它们是大道的位标,每隔十米左右的两侧都耸立一根,高度应该达到了七八米。
立柱有凤与凰的雕刻,看着就是两只凤凰高高昂起,身躯与尾翼交织着负载在柱子之上。
从夏朝开始,国家图腾大多会选择鸟类,一般是幻想中的玄鸟、朱雀、凤或凰之类。
没错啊,凤是一种雄性的鸟,凰是雌性的鸟,肯定是两只了。只是后世的人一般合起来一块念。
智开离开前广场还没有正式完工,一边走一边看,看着大道与立柱,心想“这就是父亲说的水泥?”
是的,广场上的道路和立柱都是采用水泥,看不到的柱子内核还有铁筋缠绕,道路则是使用竹子假设框架。
竹子竟然能代替金属筋?到现代之后,好些地方就是使用竹编的框架,再浇灌混泥土,用来盖房子。
用竹子的质量会怎么样?只要不要将楼层盖得太高,承重不要太夸张,其实安全问题不大,能够使用三十年左右。
当前没有载重几十吨的大卡反复辗轧道路,使用竹子框架再灌注混泥土铺路,自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那么,城墙是使用水泥吗?有使用一部分,主体结构却仍旧是夯土模式。
夯土只要不马虎,质量真的很足够,不去人为破坏的话,有些夯土城墙存在的时间达到了惊人的两千多年。
智瑶是将水泥搞了出来,只是工艺方面的问题,产量一直受到限制。
另外,城墙这种玩意可不是只使用百年,原国的国祚能够存在下去,一般也不可能将城墙推倒重建,夯土为主的城墙才是最合适的。
其中受限的地方在于,城墙高度需要达到十三米,原国没有那么多的钢可以挥霍,使用生铁级别的金属带来的隐患太大。
如果原国需要加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