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细润于无声之间(4/5)
打从心里赞同一支奇兵顺流而下攻打楚国腹地,能够让其它几路的进军变得更加顺利。
“大王均田一事,遭受反对极多,你如何看?”孙武问道。
宴会不止是吃吃喝喝,只是因为诸夏宴会的模式,很难有让人随意交流的机会,只能跟相近的人低声交谈。
司马穰苴是赞成均田的高层之一,不相信孙武搞不明白意味着什么,说道“存有非议乃是必然,有益千秋万代之事,些许非议不过只顾己身。”
目前没有舍己为人的说法,作为贵族要先顾着自己的家族,作为丈夫顾着家庭,人人为自己和亲人而活,入伍征战为的是谋求回报,并不是单纯的奉献。
所以了,司马穰苴讲的那些,孙武能够听懂也能理解,跟很多人一样未必会赞同。
“孙子且看十年之后人口增涨,必是当今数倍!”司马穰苴这些不是从智瑶那边听来,自己能够进行猜测与分析。
司马穰苴有些激昂地继续往下说道“若人口充足,大原必将横扫楼烦、林胡、东胡诸部,使之皆归大原之疆土,黎庶不缺栖息之地。”
孙武点了点头,却是说道“老夫怕是看不到了。”
这天还怎么聊下去?
不过,孙武因为是“两宫”祭酒的关系,远比司马穰苴了解更多。
那个“大一统”理论就是从“文宫”开始向外散播,随后还有人前往列国进行辩论,使得“一天下”的理念被跟多人的知晓。
原国能够迅速扩张,遭到征服的地区更快重新稳定下来,与思想的传播脱不开关系。
吃到甜头的只需要当然会继续引导舆论,先作为课题让“文宫”的师生去完善,再拿到“曲阜”这个辩论用的城池去传播,很快想知道的人基本都知道了。
孙武还知道司马穰苴不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智瑶有意扩大官学,先在晋地与京畿范围保证一个乡必须有一座官学,随后再向各地着手准备,时机一到就会推行。
师资怎么来?智瑶的办法是想当官,必须先去某个地方的乡学当老师,有过这个履历才能进入官场。
里面的隐患智瑶也清楚,某些人极可能利用师生关系搞结党,只是没有师生关系就不能结党了吗?有相关的顾虑根本没有用处,该结党的人,他们哪怕从无任何交际,出于利益需要就能结党。
陛上的智开已经讲完,邀请众人与之共饮。
大家并不用站起来,只需要在原位直起腰杆,做出一个致意的动作,喝下自己的那一觚酒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