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3)
了猪肝色。
向下兼容的施舍。
这几个字就像是针一样,完完全全地扎在了他内心最脆弱、最敏感的地方。
“行了行了,你要是真想证明自己,一会儿在赛场上通过项目证明自己就好!来,把之前说的再给我复述一遍!”
带队老师钟洋见蔡骏喆还要不依不饶,主动上前把他给拉了回来。
顾哲看着钟洋指导蔡骏喆,对他的项目如数家珍的样子,若有所思。
一般项目团队的带队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像丁雯这样,带队经验比较丰富,见多识广,对于各种场面都能应付的来的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老师。
另外一种,就是专业能力极强,对于专业内的东西几乎能做到一手抓齐的研究能力比较强的老师。
很显然,钟洋就属于第二种。
顾哲瞥了一眼蔡骏喆那边的项目书,嘴角微微上扬。
这项目,很有可能并不是出自蔡骏喆本人之手。
顾哲这边,也静下心来,为一会儿的展示做着最后的准备。
约莫几分钟之后,旁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顾哲抬头一看,一众工作人员簇拥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从休息区旁边走过。
这也算是一个例行的传统了。
赛前评委来到休息区慰问参赛的学生,既是让这些评委们提前露个脸,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体恤学生、愿意放下身段的优良品质。
林诺儿从顾哲的身后探出小脑袋:“这个教授,好像有点眼熟诶!”
顾哲把林诺儿的脑袋给按了回去。
“你应该是之前在我的电脑上,看过他的资料。这是魏默教授,我之前写代码的时候,看过一些他的文章。”
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可以说是国内走在算法研究最前沿的人。
国内的一些迭代算法、深度学习等等的概念,魏默都是先驱者和奠基人。
顾哲重生之后,在把后世的一些算法复现碰到困难的时候,还去参考了魏默的一些文献资料。
其实,顾哲重生之后的牛逼,不只是因为前世积累的众多的一线的写代码的经验。
更多的是,顾哲利用这个起点,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样,像一块贪婪的海绵一样,疯狂地汲取着各方面的尖端知识。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世界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知识必须流动,人的大脑,也必须成为一片活水。
人要想牛逼,就永远不能放弃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