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小姐你变了(5/6)
阁三楼跑的迹象……倒是看出了两位上官隐隐不对付的气氛。
当然,经历了限粮令与剪彩礼的事,又有恩师谢旬的那一层关系在,欧阳戎自然是偏向于沈希声的。
可偏向归偏向,大庭广众之下完全站队,与王冷然撕破脸,倒也不至于。
官场上还是讲究一个体面的。
况且不管立场如何,清浊与否,做任何事都得打着为朝廷为百姓的旗帜,大伙在面上的和谐还是要有的。
这是游戏规则,欧阳戎暂时无力改变。
且欧阳戎也有自知之明,他就一个刚入官场的七品知县,在与沈希声一派捆绑还不太紧密的情况下,强行站队出头,很容易沦为炮灰棋子。
同流合污容易。
但选边站队难
独善其身更难。
而若是想投身进去,踏踏实实做一些实事,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欧阳戎前世读书时,对此感触不深,还是落洞苏醒后穿上这身官服,投身此方官场努力干事,才逐渐明白这个道理。
并且,有时候官大一级真的会压死人的。
特别还是,现官不如现管。
欧阳戎很清醒,江州刺史王冷然才是他这个龙城县令的顶头上司。
江州刺史府才是龙城县衙的上级官府。
沈希声虽然比王冷然高上半级,但是作为朝廷钦差,他的职责仅有调查米案与巡视赈灾治水两项而已。
况且,王冷然能与沈希声暗中角力,肯定是有他的底气在的。
双方背后明显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站队。
大概率涉及到远在神都洛阳的周廷官场。
这背后的弯绕与讲究,欧阳戎眼明心亮。
他光是踮脚瞧一眼,都有点扶额头疼。
总不能为了一坛醋,再包一顿饺子吧?
更遑论,有时在牌桌之下,哪怕是对手敌人,也会有一些利益的交换,偶尔相互妥协,互换筹码。
例如公审后被肢解的苟延残喘的柳家之事。
所以在玉卮女仙这个唯一人证处于昏死状态、小师妹还没有收集到关键罪证的情况下,程序正义又无法启用。
欧阳戎选择暂时收鼓鸣兵,来换取态度明显死保柳家余人的王冷然对龙城县治水举措的态度支持。
一老一少,两聪明人,隐隐达成一股默契。
当然,一旁的沈希声对此应当也是洞若观火,可倒是也没说什么,反而还有些配合欧阳戎,拉开点距离,没有强行拉拢他、要求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