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古竹简(3/4)
不过他回来时已经入秋,眼下又正值寒冬腊月,一直没想到什么好的谋生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再去卖苦力的。
秦棋突然想起老村长常说的凤栖山。
那里有不少野兽出没,或许自己可以去那里看看,虽然常有传闻凤栖山有大虫出没,但即使真遇到,凭自己实力应该也能逃脱。
为了活命他在北域匈人领地学习了不少武技,虽都是速成的法子,比不上那些武道宗师,但是猎兽不在话下。
秦棋打定主意,决定年前无论如何要前去凤栖山撞撞运气,若真能猎到野兽,这年就能过着富足些了。
······
······
村口,有七八顶帐篷铺陈在道路两旁,其中最大的一个帐篷里此时正有两人小声交谈。
“这东西真这么值钱?我怎么看不出来有多么不凡啊?”
说话的人是一个年轻小伙,名为贾杭,是商队的东家,正拿着刚从七斤手里收来的项坠,细细打量着。
他自幼走南闯北算得上见多识广了,但依旧没有看出项坠的来头。
“东家,你不认识很正常,这项坠是匈人的独有的饰品,在匈人每一个部落里,只有最强的人才有资格佩戴,是实力和权利的象征,在匈人部落中极为重要,在中原难得一见,基本是有价无市的东西,你说值不值钱?”说话的男人是个老者,留着花白的胡子,眼中满是精光。
“没想到这么值钱,但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太清楚。”
花白胡子的老者摇了摇头,随即洒然一笑,“也不重要,能把这东西拿出来卖的,多半也是不识货的,这才能捡漏不是?”
“幸亏出来带上了焦队了,不然这次出来可就亏大了!”年轻人很开心,将项坠收了起来,然后又拿起了摆在桌上的竹牍,细细打量起来,笑道,“这玩意有什么来历,焦老也看出来了?”
竹牍共有六根,长约二尺半,呈暗黑色,上面刻写了很多图案,很像文字,但他们都不认得。
而且每一根竹牍的两端都有分别钻有一个小孔,不难看出这竹牍是成卷的古书,是他们在距离凤栖山很近的一个小镇上收到的。
“这东西,老夫还真没看出来是什么来历,反正一定不是那老汉的传家物件。”
老者名为焦扶,一双眼睛毒辣的很,时常捡漏奇珍,不过此时却摇了摇头,“现在只能确认是个古物件,不过这竹牍明显不止这六根,应该有些残缺,但我相信只要找对人,本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