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国债券(2/3)
久。
“这就要看爱国情怀了。”
颜如玉想了想:“也别只顾着那百分之十的人了,发行一些十两百两银子的券将中小富户能吃得上饭有点余钱的人家也都计入进去。”
这样会不会有点狠?
万一还不上?
“你自己都没点信心,难怪人家不干。”
白素素气笑了!
“不仅国库连着皇帝的私库都是空的,这样子确实没人有信心还上啊。”
“那你不能分期啊,发行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兑换的,这样一来压力就分开了。”
至于为什么要发行小面额的。
白素素也是有话要说。
“你觉得,让一个人掏一百两银子容易还是让一百人掏一两银子容易些?”
朱开元没搞明白。
“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那一部分人,而那一部分人最不相信我们。”
白素素分析那一批人恰恰又是动荡分子。
你盯着他的腰包,他盯着你的位置。
与其这样相互防着,不如撇开不管。
“百分之十的人占着最高层,目前暂时没有最好的办法让他们支持和信任,那就找中间层吧。”
按照这个金字塔的模式看来,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属于小富户小商户小官员。
这些人需要的是什么?
上升的通道和机会。
“他们购买国债券,朝廷就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商户富户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什么的。”
购买一千的国债,到期付本息不说还给你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个应该可以。”
朱开元点了点头。
他其实最擅长的还是行军打仗,对政治经济都不擅长,但是硬生生被逼成了全能。
白素素见他也不容易,索性就提了笔写了计划书。
按照想法,发行的国债有三类。
一是大面额的一千两,针对的就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大商户;
第二种是一百两,主要是面向小官员小商户;最后一种就是十两银子一张的券,三类券发行量是三十万两银子。
这个时代也没有国有争行,几个钱庄都在私人手上,充分体现了朝廷不管钱的艰难之处。
“每一个县衙门都设立一个财务部吧”
按照原有的规定,是户部在管理这些事儿。
白素素知道,这个时代的户部管的事儿可多了,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民政部,国土局和央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