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末将于禁(4/6)
兵就在后面追来,我首先抗敌,至于曹公,他是明智的人,正是谣言止于智者,怕什么?”
于是,于禁先筑好了濠沟以防敌人进攻,然后才令人通知曹操及向他解释。
曹操听了,认为于禁的做法很对,当众说:“当时敌人来攻,相当混乱,于禁能在混乱中整顿军队,追讨抢掠的恶行,安营筑寨地坚守,真是好将领的榜样。”
于是录于禁前后功,封为益寿亭侯。
同年,于禁随曹操讨伐侵略陈国的袁术,围其部将桥蕤等于苦县,斩桥蕤等四将。
建安三年(198年),复从曹操破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199年),史涣、于禁、乐进、徐晃、曹仁等人攻破眭固于射犬,破斩之。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当初与袁绍作战时,袁绍兵盛,于禁愿意担任先登。
曹操称赞于禁,于是遣步卒二千人由于禁统领,守延津以拒袁绍,曹操引军还官渡。
后来,于禁与乐进等将领率步骑五千渡河,攻击袁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数千,俘获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再后来,曹操又使于禁单独领兵进驻原武,攻击袁绍在杜氏津的营寨,破之。
曹操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袁绍命令士兵向曹操的营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伤,士兵惧怕。
于禁督守土山,力战激励士气,官渡之战后,于禁迁偏将军。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北伐袭击许都,一直打到了叶县,已逼近许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
驻军博望的刘备和夏侯惇对峙许久,在一天早晨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说:“敌人无故撤退,怀疑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浓密,不能追击。”
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李典留守。
夏侯惇、于禁果然中了刘备的埋伏,被刘备所破。
早有预料的李典及时带兵接应赶到,刘备望见李典的救兵到了,自觉强攻无益,于是撤退,曹军成功保卫了许都。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讨。
于禁急攻昌豨,但是未能攻克昌豨的据点。
于是,曹操又派夏侯渊领兵与于禁一同作战。
夏侯渊攻下了昌豨的十余座据点,但由于昌豨与于禁是旧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