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黎明即将到来(2/3)
的长沙大火,并称为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翌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
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
不久之后,除了与日本保持中立的苏联以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
从此中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美国加入二战后,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印度向中国运送了大批作战物资,支持中华民国继续抗战。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国之列,这标志着中国在那时就是公认的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
1月3日,盟军为更有效地协调作战,成立了中国战区,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
1942年2月25日,应英国政府要求,中国抽调精锐部队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始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
中**队曾取得仁安羌大捷,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7000人。
随着日本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实施,中国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了继续抗战,其军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渐趋向消极。
另一方面实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
以阎锡山制造的“晋西事变”为标志,掀起了第一次****。
以顾祝同制造的“皖南事变”为标志,掀起了第二次****。
以胡宗南炮击陕甘宁边区,掀起了第三次****。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
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从1943年7月开始,**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并投入同盟国一方。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