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权力委员会和铁路公司(4/6)
盛行,合作社办了自己的托儿所,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只需要安排一些大孩子白天带小孩,就能释放一些劳动力。
而托儿所在阿根廷城市慢慢流行起来,工人们白天要做事,带不了小孩,就送到托儿所,一些阿根廷女性生完足够多的小孩后,也不得不为了家庭出去工作,但工价一般没有男性高。
主要还是阿根廷轻工业其实也不能提供很多优质岗位,这是无法避免的,阿根廷整体转向重化工业,这天生就是男性工人的优势和长处,不过圣赫塞坚信,只要经济持续发展,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多。
阿根廷名义上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阿根廷内阁更是提出全面拥抱资本,全面拥抱凯恩斯主义,往法兰西共和国的政策看齐,有拉潘帕省这个外贸大省,但美利坚人怀疑阿根廷有往苏联人靠拢的趋势,所以也不敢逼得圣赫塞太狠。
赫鲁晓夫是个精明人,也是个好人,有理想主义,但是能力确实不太行,从乌克兰一把手到莫斯科一把手,再到苏联一把手,只在农业上有些贡献,对美利坚,对新华夏的各种措施几乎都没法说,而且和军队的割裂也是有问题,打倒朱可夫这样一名功勋元帅,对他的威望是个巨大的打击。
圣赫塞也挺真诚,属于合作关系,赫鲁晓夫喜欢种玉米这个是举世闻名的。
圣赫塞讨巧的给苏联大使送去了阿根廷农业部研究的几百种玉米种子资料,还有大量的珍贵玉米种子,加上一些苏联人需要的东西和物资,阿根廷获得了一笔不需要附加太多条件的贷款和资助,偿还的话只需要粮食和其他原料就可以,总金额超过了6亿金卢布,相当大方了。
哪怕有了拉潘帕省这个税源的加入,阿根廷的财政资源仍然十分紧张,从新修的内阁办公区就可以看出,压缩成本到极致的情况。
除了内阁总理大臣的官邸,其余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装修也是极为简单的。
修建这个办公场所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让这里取代总统府玫瑰宫。
与苏联的联系,对圣赫塞来说,这是一笔公平的交易,阿根廷未来几年粮食基本上能达到6000——7000万吨的水准,这是阿根廷重要的出口物资,只要化肥,水利设施,农田数量到位,这个数据只多不少。
精明的赫鲁晓夫当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这些都是单纯的利益交换,而圣赫塞也心知肚明,送去的各种物资和资源都是苏联人比较紧缺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