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迫在眉睫【求全订求推荐票】(3/7)
认为我们更懂行,这事儿交给我们放心。”
林玉田就给校长打了个电话汇报了一下情况。
而张志鹏和求伯均就在旁边听着。
听林玉田跟校长通电话时候的对话,张志鹏感觉得出来,这位校长的确是对林玉田比较信任。
两个人没准是有那么一点渊源的,或许来自同一所内地的学校?也是有可能的。
就这么着,张志鹏本来是过来招揽英才的。
却稀里糊涂地就签了一份销售合同。
这份合同里,深镇大学拟从华兴电脑科技公司购买500台电脑,配置列清楚,然后每台的价格为4800元。
还规定了交货的日期为1993年的1月6日之前。
如果到期不能交付,则延迟一天罚全部货款的百分之一。
而对马画藤和张智东的招揽也是起了作用。
他们两个都表达了加入金山软件公司的强烈意愿。
张志鹏则是跟他们草签了一个用人协议,等到他们俩下半学期该实习的时候,将会到金山软件公司上班。
实习期的工资为500元每个月。
第二天,张志鹏和求伯均一块儿离开了深镇回珠海。
在路上,求伯均笑着对张志鹏说:“龙总啊,我总觉得,咱们的定价有点儿太低了吧?”
“其实,咱们跟深镇大学签的那笔生意,你就是定价1万每台,他们也会感到很便宜的。”
张志鹏淡淡一笑说道:“要看长远啊!”
“咱们最便宜那一档的电脑,生产成本很低的,成本一共只有六七百块而已。”
“咱们赚得已经够多了。咱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快个人电脑在国内的推广!”
“只有价格足够亲民,才能让全国人民更快地买得起电脑用得起电脑。”
“而买的人多了,那么,咱们的销售量自然也就上去了。到那个时候,反倒是赚得更多啊。”
“定价1万每台,可能一年只能卖20万台。”
“但若是定价四五千呢?那就有可能一年卖200万甚至是400万台!你算算,哪种模式赚钱更多呢?”
定价一万,每年卖20万台,那才20亿的销售额。
可要是定价5千,每年卖200万台呢?那就是100亿的销售额!这还只是低端电脑,高端的定价高一点,面向高端人群,还可以抢夺外国品牌的高端市场。
求伯均恍然大悟:“走量然后靠大量生产销售拉低生产成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