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殉死节大阳慰卿 短粮草削需待援(2/3)
话锋一转,刘协继续开口道:“今虽侥而入得大阳,然卫尉宣卿,光禄勋邓卿,少府田卿,御史邓卿...”刘协洋洋洒洒的报了一大长串的姓名,最低的也是六百石的官吏。
一时间,众皆默然,听着那些前两天尚在曹阳还与自己同朝为官的人,如今已经身死,都有些戚戚。
停顿一下,刘协也不由的流下眼泪,强忍着继续道:“入大阳之策,乃是朕之决断,害的贤卿殉身,实乃朕之罪过也。”
“臣董承请陛下万勿自责,此诚非陛下之过,乃李郭诸贼恶也。”董承出列拱手宽慰道。
“臣杨彪拜,国丈此言甚是,眼下我等已入大阳,然仍受李郭之围,还请陛下能振奋精神,戮力兴汉。”杨彪也手持笏板出列道。
在正式会议上,参拜有名,这也是规矩。就是跟皇帝说话,或者动作,首先要告知姓名。
所以汉朝一些重臣或者权臣参会,会基本体现在三个地方。第一个是入朝不趋,就是入朝的时候,不趋步走。二就是剑履入殿,意思就是带着剑穿着鞋子进入会议地点。其三就是参拜不名,跟皇帝汇报的时候,不先通报自己的姓名。
前者是皇帝允许的,后者则是私自行为。两汉间这样的人不少,例如萧何、董卓以及曹操等。
这些都不能展开讲,展开讲这一章又没了。
献帝没有回答,会场上有些安静,有谒者仆射开始宣读朝廷关于殉难或者受伤的官员的一些应该受到的慰问和补偿,估计是因为暂时在大阳,仆射说会在洛阳逐一由各官员负责落实。
又是一阵安静,各个官员前面的案几上有些吃食,也没人去动。刘贤也在此列,心觉汉朝的规矩虽然比较傻,但总归还是人性化的,至少还给你跪坐着。后世有些朝代,要么站着,要么跪着,还好穿的早。
刘协又说了几句宽慰人心的话,进而提到河内郡张杨已经领军自野王出,向大阳而来,先头部队眭固业已至新安一带,请诸君做好大阳防务之类的话。
如此一来,以董承和杨奉李乐为首的武将力量开始汇报关于大阳城的防务部署情况。总体来说,军方代表的势力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臣张义有本参。”九卿中出众一人,手持笏板,乃是大司农张义。“陛下,大阳城小无粮,仅够大军...”
他略一停顿,抬头看着刘协继续道:“仅够大军三日用度。”
“啊?三日?这怎么够啊?”“是啊,咱们至少要在大阳守一周方能迎来援军,三日,此消息一出,怕是军心难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