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流言四起(3/7)
滔天,让都察院和六科都为他说话!”
“哦?”女帝终于开口,身体微微前倾,华丽凤冠下,红唇微挑,露出一抹戏谑之色,“那么方爱卿你,又是在为谁说话?”
“陛下!”方世文真是恨铁不成钢,“臣是为天下万民与满朝文武请命,决不能再让镇北侯如此猖狂!”他说完,一个响头磕了下去,便没有看见女帝微垂的眼睫下,倏然划过的冷意。
“行,朕知道了。”女帝轻描淡写带过,闲闲倚在了金光灿灿的龙椅之上,“诸位卿家,地上凉,都起来吧。张公,朕看你方才有事要奏,是什么事?”
张公名宗敬,今年已是七十高龄,却是鹤发童颜。他手持笏板出列,宽袍广袖,深深一拜,“陛下,臣要参秦国公。”
此言一出,刑部侍郎吴平云随之出列,呈上了手中字字锋芒的奏折。
前段时间,因贪污舞弊、结党营私落马的工部右侍郎、户部尚书,都曾是秦国公的门生。这二人入狱后,皆供述当年科考时秦家曾多次受贿,甚至试图贿赂考官给秦家子弟和门生购买试题未遂。他们还有其他一些官员做官之后,时常在秦国公府相聚,美其名曰是师友宴,实则借此机会私相授受。而随着受到这二人牵连的官民接连被查抄入狱,秦家更多的罪行也被揭露出来。
吴平云没有念折子,只是把折子递给了御前女官夏攸宁,夫妻俩之间没有任何眼神交流。夏攸宁走上御座,将折子呈给女帝。女帝事先已经看过刑部奏报,此时只是象征性地看了一下,便“啪”地一下合上,一把将折子甩了出去,折子带着三分气劲,不偏不倚砸在秦国公长子、大学士秦振义头上,流下一道血线。
秦振义脸色已经白了,也不敢呼痛,战战兢兢地捡起带血的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下去,脸色越来越黑,半晌,只能气弱地说:“陛下,这些,都是诬告!这些人受家父提携,却实在狼心狗肺!”他看见方世文朝他投来不解失望的眼神,心更是如坠深渊。
由于这件事之前牵连了德高望重的太傅,使得太傅不得不称病暂避风头,有了张宗敬和吴平云打头,又见女帝表态,受过太傅恩惠的官员纷纷站出来应声。他们可以不管镇北侯的事,但秦家罪大恶极,必须得到惩处。
有些人不乐意沾事,于是把吴平云所呈供词撇在一边,只参秦氏门风。哪个大家族能全然没有污点?何况这秦家子弟中的确二世祖极多。众人七嘴八舌的,把纵马伤人这种陈年旧事都翻了出来。
朝会结果是,方世文等人的进谏如石入大海,而秦振义及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