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农忙割麦子(2/3)
多了,买牙刷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
他们在村子里一年种两季,小麦和玉米。
江瓷在知道了收了小麦之后会收玉米的时候就非常的惊讶。
毕竟华国古代是在明代的时候才传入华国的,但大顺的发展程度很多都不及华国的明朝。
不过到后来也见识过一些在华国古代不存在的农作物,在这个大顺都存在,江瓷也就释然了,毕竟这是个架空的朝代。
村子里的田地分为上动、中动和下等;上等和中等,村子里的人家都是种的麦子和玉米;下等田地种的有蚕豆、黄豆又或者是高粱。
他们这个地区麦子和水稻都可以种,像一条分支路过他们村子的那条河的下游,就像江家湾,临近河边的地,有些人家种的是水稻。
不管是什么田地,田租都是取十税一,是按照土地的亩数来交,当然官府给不同规格的田地定的标准也不一样。
提到税收,该把玉米种子种下去之后,官府的人就开始到村里来收赋了。
3至14岁的孩子,每人每年交23钱,15岁朝后,每人每年交120钱,直到56岁。
除此之外,有些村里会有富户,会买一些丫鬟小斯的回来,这些每年也要交赋。
每个奴婢每年要交240钱,是普通成年人的两倍。
这一措施和华国古代赋收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为了抑制大户蓄养奴婢,减少自由人民数量,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江瓷明天才知道他们家有多少田地,足足有33亩地。
家里有那么多土地的一点原因是,林山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姐姐。
林山的父母死后,把多余的田地交给宗族,剩余的土地自然都留给了他们这一家。
七亩良田里的麦子长势最好最饱满,金黄金黄的,也是熟的最早的,也有很大一点原因是耕种的早。
把良田里的麦子收好,再去收那是17亩中等田地里的麦子。
按理来说,原主这几年都在地里干活,江瓷借着这具身体干活应该很熟练很麻利才是。
但是事实是这样子,拿着镰刀割麦子的江瓷,像是以前没怎么割过的样子。
在现代的时候,即使他住在农村,但一到收麦子的时候都会有收割机,收玉米的时候才会自己掰。
50块钱一亩,还省时省力,也就是把地两头的小麦给割了,向里面的小麦上一扔。
江瓷就这样不太熟悉的割了周围的一片之后,才慢慢的熟悉了起来。
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