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巴黎市民神助攻(求追读)(6/13)
了法国国防政府的恐慌。
法国政府知道和谈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要尽早有一个结果,这样才能腾出手来稳定巴黎的局势。
1870年4月5日,法国国防政府签订了关于投降的条约。4月7日,法国政府和俾斯麦共同签署了关于停战的条约,法国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或许巴黎民众也没想到,他们对政府的施压反而让法国政府对普鲁士更加退让。
原本还要扯皮许久的停战协定就这么签订了,法国政府也忘掉了几天前还保持着的不割土的底线。
根据双方签订的条约,法国政府要将巴黎要塞的大部分炮台和弹药移交给普鲁士军队,并且赔偿2亿法郎的赔款。
俾斯麦还额外添加了一项条款,那就是德国军队可以以凯旋的姿态进入巴黎,并且通过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
说起凯旋门的历史,还要从19世纪初的拿破仑时期说起。拿破仑为了庆祝对俄奥联军的胜利下令修建一道可以让归国士兵通过的建筑,凯旋门也由此诞生。
但因为中间凯旋门的修建计划曾经被拿破仑推翻过,让凯旋门直到1836年才建成。
俾斯麦为什么想要让普鲁士军队以胜利的姿态通过凯旋门呢?
因为在几十年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光辉战绩中,就曾经多次打败普鲁士,这也是法国开战之前看不起普鲁士的原因。
身为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自然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洗刷普鲁士的耻辱,同时将相同的耻辱返还给法国和法国人民。第2/2页)
要知道,巴黎可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法国人和其他国外游客。
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还拥有欧洲诸多国家的外交大使。除非普鲁士愿意冒着得罪所有欧洲国家的风险,否则他们是没有炮轰巴黎的胆量的。
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心理,在普鲁士军队靠近巴黎之后,法国政府不仅没有服软,反而还向俾斯麦送去了一封信件。
这封信上写着:“阁下准备何时炮轰巴黎?如果有计划的话,请先提前告知我们,我们也好通知各国的外交大使撤离。”
这已经是在光明正大的提醒俾斯麦考虑其他欧洲国家的意见了。普鲁士是可以炮轰巴黎不假,但一个能够轻易欺辱曾经欧洲霸主法国的普鲁士是其他国家愿意看到的吗?
虽然按照常理是这样的,但法国的政治家明显低估了俾斯麦的胆量。
俾斯麦也立即给法国政府回了一封信件,信中写道:“贵国所问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