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平雪无声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平雪无声(1/5)

目录
好书推荐: 全家惨不忍睹后,你们才想起我? 房东太太是杨蜜,我营养跟不上了 似鹤行 上班,然后教育魔法少女 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成为巨星从一首东风破开始 全后宫吃瓜追剧,皇后竟成团宠! 让你下山无敌,你竟吃起了软饭? 大明:嘉靖修仙啦 神奇宝贝:大师系统

作为正在扩建的新都城,北平的繁华程度几乎是以一种肉眼可见的程度在上升,回想大魏的边军刚刚收复这里的时候,常见的面孔都是辽人,而经过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座城池里生活的基本都是魏人了。

偌大的宫城占据了北平城的中心,虽然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修建,连宫门宫墙也只是起了个框架,但建筑风格上的转变,镇守国门意味的出现,都让这座宫城带上了些幽燕的豪壮气息,比起汴京那精致典雅但是幽深偏安的旧宫城,让人能清晰地感觉到大魏的精神内核在逐渐改变。

除此之外街道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鳞次栉比的商铺,走南闯北的行商,迁徙定局的百姓,都给这座城池带来了失而复得的人间烟火气,从南门直接通向宫门的宽敞青石街道是最热闹的,人们常说走过这么一段路,你就能听见来自大魏所有地方的故事,当然,比起以往的神鬼志异、才子佳人,现在最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还是时事,青壮们议论着北伐的大局,女子们分享着来自南方的新式织法,老人聊起许多年前大魏的困境,行商们勾勒着天南地北的商途--诸如西夏、高丽、倭国、金国这些地方,在百姓的眼里也失去了因为长远距离而应该保持的神秘感,议论他们的时候,就像在议论邻居。

这是件很好的事情,这证明南北的交流在变得越来越频繁真实,证明迁都的决策起码在现在还没冒出什么不好的苗头,也证明勾栏和朝廷各自的报纸在开启民智,起码能让人们知道这个天下正在发生什么--按常理来说这种转变应该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魏国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了,究其原因,其实也不过是对外战争一直胜利以及各种贸易路线的开辟带来的经济发展而已。

一个帝国的精气神,在民间的只言片语,在当权者的行为决定里,无疑是最能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当然,因为迁都其实还远远没有完成,比如陪都汴京还保留着大部分的行政部门,比如迁徙百姓到幽燕地区的过程只不过才走了一半,比如北平作为都城少说还要迎来两三轮的扩建和修缮,这座城池眼下的繁华只不过是日后的片面预演,但归根究底,所谓“一城镇幽燕”的说法起码在今日,已经开始逐渐实现。

而作为仍然保留几乎完整职能的北境王府的正式女官,崔茗对这一点的认知,应该是很深的。

内阁还没有迁入北平,北境的政务仍然是由卢何这么一位没有任何官职,却在实际地位上等同于阁老的老人处理,当初顾怀开府建衙,里面的很多官职其实与朝廷官职是相冲突的,比如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单骑往天下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醉迷红楼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执掌天下 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