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得理不饶人(8/23)
的日子。知府大人那边,已经去坐堂了。”
吉庆偏头看了眼书柜,暗暗叹了口气,整理了下衣衫,忙出门前去迎接。
当出庭院时,便就见岳凌携着人已经过门洞里来了。
吉庆忙列在路边,恭敬道:“沧州府通判吉庆,见过侯爷。”
岳凌定睛瞧了瞧,见他吊着一双三角眼,眉头稀疏,便就笑着道:“我才入城来,也听得一些流言蜚语。有不少人将我神话的无所不能,其中多数言过其实。”
吉庆讪讪笑着,不知岳凌提及此事何意。
岳凌又道:“不过,我还真略通相面之术,吉大人信还是不信啊?”
每天日万对于我这个新人来说,的确是很难,今天是第二十五天了,我也有点卡文,更新晚一点码出来再发,感谢大家理解。
另外感谢大家的月票,最近码字码的身心俱疲,就没一个个打出id感谢了,不过还是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第2/2页)
岳凌此行,除了赈灾,还是要将整个沧州府盘活,非只是救济百姓。
接下来在这城中,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当先一件便是清查吏治,这等有关官员任命的大事,即便是被许诺便宜行事的岳凌,也以为先上报一声的好。
再就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是在赈灾之后的首要之事。
还有要打造出沧州府的支柱产业,只有富起来,才能真正让一个城镇焕发新生。还好沧州府有着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昨日夜里在榻上胡思乱想的岳凌也想到了一点,明清之际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的长芦盐,便是以沧州府为源头后挪至天津卫。
沧州地处渤海湾,有着极佳的地理位置。无论是晒海盐,还是走海路、运河运输,贩卖海盐,都极为便捷。对于如今贫困的沧州府而言,没有不大力发展的道理。
盐铁经济肯定能让一个地区富起来就譬如两浙的姑苏、扬州,但这毕竟是国家专营,也是要一同上奏。
而且岳凌所携而来的都是士兵,武力忠心可用,各方面文治和对于盐业一道有经验的人才还是极为缺少的。
岳凌提着笔杆想了想,欲要再修书一封给林如海,与他借些人过来,帮忙发展盐业。可转念一想,昨日夜里才和林妹妹共处了一榻,此时便有些羞于提笔了。
见岳凌皱眉深思,贾芸在一旁关怀问道:“老爷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岳凌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道:“也不算什么难处。”
岳凌将此事暂且搁置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