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案卷的艺术(5/6)
看失控的辽东镇不爽。
捞钱归捞钱,不影响大家是大虞朝的“忠臣”。
养寇自重可以,但是不能让贼寇真正做大,更不能和贼寇串通一气。
从大战爆发到现在,辽东镇斩获的北虏首级,才刚刚过百。
这样的战绩,在勤王大军中,根本排不上号。
没法直接对辽东镇下手,那么削减一下他们的军费预算,总可以吧!
朝廷的钱粮一共就那么多,辽东镇少拿点儿,勋贵系就可以多分点儿。
不奢望和边军五五开,提升分配比例,还是要争取的。
“成国公的意思是有军队开始效仿了。
敢问是哪支军队,这么胆大包天?”
兵部尚书万宇轩硬着头皮开口道。
支持辽东镇,绝对非他所愿。
可现实又逼着他,必须出这个头。
对兵部来说,辽东镇骄傲不逊,还可以在后勤上拿捏一下。
勋贵系的武将,才真正不给兵部面子。
随着勋贵系的复起,许多兵部从都督府抢走的权力,现在已经回到了都督府。
看景国良的活跃程度就知道,现在人家是腰杆子硬了。
许多原本文官专属讨论的话题,勋贵们也参与了进来。
追根溯源,还是先帝任命辅政大臣,惹出来的麻烦。
其他辅政大臣,都被永宁帝搞了下去,唯独留下两位勋贵在朝堂活跃。
先帝的授权,让他们拥有插手朝中各种事务的权力。
以至于很多时候,他这个兵部尚书过得非常憋屈。
最典型的是人事任命,地方衙门递交名单,都督火速审核上报皇帝。
很多时候,永宁帝签发了任命,他这个兵部尚书才知道。
没有他们的阻拦,以至于大量的勋贵子弟,得以进入军中服役,并且迅速身居高位。
破格提拔,都成了常规操作。
“这还不明显么?
蓟镇最近可是辽东镇走的很近,两大的将门都快成了一家人。
接触的时间长了,谁能保证不受影响啊!
尤其是朝中某些人,还在鼓吹把蓟镇和辽东镇合并,统一设立蓟辽督师管理。
幸好陛下英明,没有受这些人的蛊惑,不然现在失控的就是两镇!”
景国良笑着说道。
真假不重要,反正有迹象就足够了。
有辽东镇的前车之鉴,朝廷肯定要吸取教训。
争吵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