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飞机来了(3/5)
徐青武教授叹了口气,也是头疼。
可头疼归头疼,他还得劝自己的这个爱徒“小张,谁让咱们国家不能生产这种航空发动机呢,而且你自己也是搞发动机的,应该知道这种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虽然看着简单,可实际上技术含量可一点都不低,咱们国家还没办法生产这个东西……”
不等徐青武教授说完,张起航就应道“老师,您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含量高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挺高的,在起飞和爬升阶段,这台发动机几乎要满功率运行,用咱们比较熟悉的汽车来类比的话,在起飞和爬升这个阶段,发动机要一直运转在转速表标红的那段转速区域;
即便是在平稳飞行的巡航阶段,发动机也要维持差不多的转速(巡航功率),大致就相当于我们汽车的发动机一直运行在五六千转的转速上,这么高的转速,可想而知对发动机内部各部件的要求有多么苛刻。
这还只是转速,最要命的还是整体的功率重量比,在包含减速结构的情况下,一般航空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一般是至,也即一台一台自重公斤的航空发动机,起能发出最大千瓦(马力)至千瓦(马力)的功率,这在普通的民用量产汽车上是没法达到的。
但实际上,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含量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为了保证发动机的运行稳定,四缸以上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一般采用ohv进排气系统,而这种顶杆气门系统注定了发动机的转速不会很高,比如大名鼎鼎的莱康明o-家族,它的最大功率转速一般在转至转之间,巡航飞行时的发动机转速则一般在转至转,若干年后,一辆搭载t发动机的普通suv,在高速公路上以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进行巡航,发动机的转速也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身为avl公司的技术高手,张起航其实很清楚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成本到底有多少,比如rotex、莱康明o-这一级别的发动机,成本不会超过一万美元。
当然了,你或许会好奇既然航空发动机的利润这么高,为什么莱康明、大陆和rotex就能稳稳的垄断全球活塞式航空法发动机市场,发动机这个东西就是那么回事,欧美日那些汽车大厂为什么就不去搞一搞?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因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市场实在是太小了,全球范围内,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年销售也就是不到台,就算是均价万美元一台,这也不过是个每年不到亿美元的盘子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