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古代世界第一年(可以先看第二部)(2/3)
出、各种差役支出、赏赐、救助灾民、各种官府往来应酬等。”伏夕喜“高县丞讲得明白。”复问“用什么人好?”高修文回“户房中吏员汪厚才,商家出身,善做账,且人品端正,从未贪污。”伏夕言“可。任汪厚才为户房曹佐。招之来议事。”不一会儿,汪厚才赶来谢恩。
伏夕言“汪曹佐请入座。请问现在县衙库中有多少钱粮?”汪厚才回“粮有小麦400万斤、大豆600万斤,钱100贯。”伏夕问“这粮算多还是少?”汪厚才回“存粮太少。万一大灾年,将入不敷出。县府收粮不算少,但支出多。县衙官员吏员禄粮年支出40万斤,常用差役170万斤,临时差役支出160万斤,军队粮支出170万斤,各种赏赐约50万斤,救助灾民平均约50万斤,各种官府往来应酬约20万斤。但不仅是禄粮支出,还有各种物资,官员吏员差役军官需钱购买生活和办公物资,赏赐、救助、应酬都需要钱,钱少则以粮抵,支出巨大。钱支出年约500贯,以粮抵,约合粮支出300万斤,年积余粮约200万斤,钱几乎无积余。”伏夕问“户房常用差役多少人?”汪厚才回“98人。”伏夕言“好,我知道了。请汪曹佐好好做事,账目一定要干净。”汪厚才应是。
伏夕问“礼房职责为何?”现礼房曹佐刘本来回“主管礼制、庆典、科考等事宜。如主持全县重大庆典,主持文庙、武庙、城隍庙、社稷坛等祭祀,组织乡饮酒礼、迎春神牛酒席等礼仪。”伏夕问“科考还有吗?”刘本来回“大王四年前组织过一次科考,选用了一些人才。”伏夕问“怎么考的?”刘本来回“首先各县科考,宿县有五个秀才名额,然后所有秀才往京城赶考。共选拔了二十人作进士、朝中为官。”伏夕问“县中儿童教化如何?”刘本来回“富家子弟或得先生教诲,其余则无能为力。”伏夕问“礼房常用差役多少人?”刘本来回“13人。”伏夕言“我知道了。”伏夕问“刑房职责为何?”现刑房曹佐孙五回“审问管理犯人。治安、追捕也管。”
“差役多少人?”孙五回“常用差役32人。”伏夕言“暗军成军后,刑房也可调用。”孙五言“谢老爷。”伏夕问“工房职责为何?”原工房曹佐现礼房曹佐刘本来回“工程营造、兴修水利、官道维护、城池、仓库、桥梁、祠庙、军械制作。”伏夕问“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都会制作吗?”刘本来回“都能制作。但主要供应官府军队所需。老百姓日常所需,自己制作,庄子里也有工匠,城里也有商铺、工匠铺。”伏夕问“织布机可会造?”刘本来言“织布机?属下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