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三十六章 我们突破了无人作战的‘电磁瓶颈’(2/3)
问题,现场众人都纷纷点头。确实,相比于空中,陆地战场的电磁环境更为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依然保证远程操控,这确实是一个技术难题,这也是很多无人化武器装备所面临的困境。
比如在好几年前的两熊之战中,小型化无人机强势崛起,由此给战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甚至一度发展到了无人机主宰战场。
决定战争和战场态势的不再是有多少战机火炮了,而是几千块钱甚至几百块钱成本的无人机。
而为了对抗无人机,双方也想了很多办法,发明了很多反无人机武器,其中电磁干扰也是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而为了对抗电磁干扰,无人机也开始进化,一种采用光纤遥控的自杀式无人机也被发明出来,它自带光纤,可以不受电磁环境的干扰,抗干扰能力非常强。
所以电磁干扰失去作用了,只能采用硬杀伤模式来进行拦截了,这使得拦截成功率大大降低。
所以现在有军官提出这个问题,自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面对众人的目光,吴浩自信一笑,缓缓说道:
吴浩从容地滑动平板,屏幕上的画面切换成布满雪花噪点的电磁频谱图,一辆坦克模型在其中艰难前行:“各位请看,这是我们模拟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测试画面。传统无线传输在这种环境下,信号衰减率超过90%,但我们的系统采用了‘量子加密+光纤冗余’的双重保障机制。”
他调出坦克底盘的特写,细密的光纤如同神经网络般缠绕在关键部件上:“首先,每辆坦克都配备了12公里长的战术级光纤,在展开作战前,会由工程兵预先铺设至指挥中心。
一旦遭遇电磁干扰,系统会在 />
会场后排传来轻微的议论声,吴浩却没有停顿,继续展示着另一组数据:“当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光纤也可能遭遇物理破坏。为此,我们开发了‘量子纠缠通信备用链路’。”
大屏幕上出现两个相距数百公里的量子发射基站,蓝色的光子束在虚空中交织成网。
“即使光纤被切断,坦克内置的量子发射器会与最近的基站建立瞬时连接,这种通信方式的抗干扰能力,理论上比传统加密技术高出10的30次方倍。”
见众人露出思索神色,吴浩播放了一段实兵演练视频:模拟战场上,电子干扰车释放出强烈的电磁脉冲,数十架无人机纷纷失控坠落,而搭载人机融合系统的坦克群却依然保持着整齐的编队。“注意看,”他用激光笔圈出坦克顶部的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