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朱云峰的下马威?(8/23)
气值飙升。
朱标说道:“不可能啊,我一直在盯着,父亲之前也出来看过几次,确定没有动过位置,那些匠人甚至都不敢靠近这石碑。”
“先试试移动一下。”
朱元璋此时就像家里没有网络的宅男,不知道是运营商的问题还是猫的问题还是路由器的问题还是线路问题,不时关上路由器和猫,或者把各条网线扯出来又插进去。
他轻微地移动石碑,不敢太用力,然后一下不行,就再移动一点,足足折腾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石碑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父子二人已经是满头大汗,后背发凉。
他们的眼神和脸色从刚开始的不解与愤怒,到如今已经变成了彷徨和惊恐。
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不管怎么移动石碑,石碑都没有任何反应。
这就意味着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他们这边的石碑移动过,找不到原来的位置,就没办法前往现代。
二是现代那边的石碑移动了,无法与这边连接。
“莫非......这是朱云峰给咱的下马威?”
朱元璋眼中的怒意就更浓了。第2/2页)
这或许便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当下朱元璋便开启了工作狂模式,迅速处理起了今天上午耽误的政事。
朱标这边则来到了乾清宫外,催促工部修建地宫。
明代大部分时候修缮皇宫的宫室其实不归工部管,但那是在朱棣之后,在朱元璋时期还是归属于工部营缮所。
原因在于朱棣之后开始提高宦官地位,修宫室的活就慢慢移属于四司八局当中的内使监,后来相继改名为神宫监以及内官监,是内官监的前身。
而工部就负责其它国家工程,比如修河、挖渠之类,不再负责包括皇陵、皇宫在内的皇室土木修筑。
现在大明皇帝一声令下,工部大小官员以及营缮所就得连忙带齐人手和材料,包括现场督公的工部侍郎一名,主事两名,然后就是工人和匠人四五十个。
那地坑本就不大,只是个直径约四丈,也就是13米左右的不规则圆坑,深为一丈三尺,大概是4米左右,里面根本站不了多少人。
如今在太子的亲自督造下,工人和匠人全部进去,有的修整墙壁,有的地面填补,还有的将上方地面补上。
昨夜下了一场暴雨,到今天早上的时候雨小了很多,到中午就差不多停了。
地面和坑洞里积水很多,工匠们排水、填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