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快乐就好(3/6)
愿意朝贡。
正是夏初,暖阳普照,南京城大明皇宫内,朱元璋与朱标正在跟内阁处理一些国事。
此时南京城里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区不断向外开拓,街区坊市规划,又多出了几十条街,人口也在大幅度上涨。
明初时期,南京城的城区主要集中在明故宫到夫子庙一带,很小的一片地方,并且大部分都是荒野,街道就那么几条,占地不超过三四平方公里。
但如今城市发展规模远超想象。
这两年由于取消了丁税,人口爆发性增长。
不止是新生儿,同时还有大量没有被纳入户籍的黑户重新入籍发身份证。
主要是入籍就分地,这政策下来傻子才不愿意上户口。
现在北方还有大片土地无人耕作,许多地方缺少水利工程,良田荒芜。
只要上户口就分地,朝廷出钱建设水利工程,南方失地农民往北方去的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缓解南方愈发严重的土地压力,二来也是解决北方农业、经济、人口疲软等问题。
这个政策由朱标全面主导,称为南人北调工程。
而且不止是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北方地区人口需要补充,同时东北也需要人口填补。
但眼下的问题在于人口不是凭空出现的。
明初户籍人口约六千万,这两年朝廷大力推动户籍制度。
吸纳藏匿在山里的黑户,解放豪门世家大地主藏匿的奴仆家丁,也才让目前户籍人口达到七千多万。
再加上这两年生育率大涨,堪堪不到八千万的样子。
北方很多地方依旧地广人稀,即便朝廷有钱有粮,也难以迅速调动人口,把北方的空缺填补上。
因而朝廷必须要推行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开春后,朱云峰又从现代运回新一批稻种,加上持续不断的化肥和农药供应。
粮食多到吃不完。
朱标最近在推行养猪政策,把朱云峰从现代搞来的大批优秀种猪进行繁育,然后分发到各地典农卫的农业站,要求地方农民花钱购买种猪养殖。
林林总总,很多事情都让朱标忙得焦头烂额,不管是教育、农业、经济、工业,各方各面,他都在处理。
唯有老朱稍微清闲一点,不过也清闲不到哪里去。
因为这两天他在杀人。
短短三四年时间,大明的国力爆发性增长,朱标推行各种政策,以刺激经济和工业发展。
但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