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再打一次天下(2/6)
子?”
“唉,一想起以前的日子,就像是在做噩梦。俺们家乡那狗官王得禄你们还记得吗?他与那些大户逼得多少人卖儿卖女。”
“是啊,要不是大王带着俺们把那狗官的头砍下来,咱们现在早就被逼死了。皇帝老儿在京城里享福,谁来看看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哦。”
他们懒洋洋地说着。
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其实是很受底层拥护的。
因为王朝末年,苛捐杂税不计其数,除了比较著名的辽饷、剿饷与练饷三饷以外,其余摊派、新饷、兵饷也不胜枚举。
又有严重的土地兼并,大量富户乡绅还想尽办法避税,把原本自己该交的税转移给普通自耕农百姓。
只有二成的自耕农要承担八成以上的税收,这种情况下小农经济就彻底破产,以至于很多百姓被迫卖地卖妻、卖儿卖女,成为奴仆佃户。
甚至很多人连奴隶佃户都做不成,只能成为四处乞食的流民,杀官造反起义不断。
关键要是这些苛捐杂税有效果也行。
然而明朝大部分收上去的苛捐杂税都被贪官污吏给贪了,分发下去的兵饷更是被吃了空额。
李自成起义除了是因为丢了驿站的工作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他在家乡杀了人,为逃避官司跑去边境投奔边军。
结果清军来袭,朝廷调集边军防御。
在路上的时候李自成所在部队已经欠了很久的饷银,朝廷拨了银两,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激起兵变,李自成顺势起义。
可以说整个明末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因为天灾只是一方面,最大的缘由还是人祸。
乡绅地主避税,把税务摊派给百姓。
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肆意贪腐亏空国库银两。
只要能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明朝或许能起死回生。
但可惜的是崇祯显然没这个能力。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百姓生不如死,恨不得明朝灭亡,对于起义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断给予支持。
官军来的时候,百姓给他们通风报信。官军行动路线,李自成和张献忠了如指掌。
通俗点来说,李自成和张献忠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只是后期张献忠愈发拟人,入川之前还有点讲究,只劫掠王府、贪官污吏以及富户地主乡绅,可入川之后.
本来如果没有清军入关这件事,大概率会变成汉王朝更迭,大顺取代大明。
奈何清军入关,让满清坐收渔翁之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