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京中见闻(6/16)
夏林赶紧上前迎了郡守,毕竟人家官职可比他高,客套还是要的。
“不打紧不打紧。”郡守凑到夏林面前指了指那个苦行僧模样的和尚说:“你猜猜他是谁?”
“谁啊?”
“玄奘。”
夏林一口豆浆就给喷出来了:“啊?真人来了啊?”314、京中见闻 (第2/2页)
因为镇子如今早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模样,没有城墙的支撑就代表它可以无限繁殖,原本镇边缘的工坊如今早就已经被包裹进了镇中心,而河对岸还有一个聚居区,以收纳流民居所而建的居住区如今也都成为了第二中心。
这一头的老城区以货物物流商贸为主,相较比较高端一些,而河对岸则是以民用品和零售业为主,相对更加亲民一些。
总之两个城区中间隔着一条河,想要过河就需要乘坐渡船,而光是渡船整条河上就有两百多条,但想要过河都得等待排队。
九江郡守不得不感慨浮梁的城市规划,他是没见过什么地方能像这里一样,它不光是繁华更多的却是一种生机勃发。
以往九江郡其实也很不错的,但那只是以往了,都说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拿九江跟浮梁这么一比,简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过感叹归感叹,他可没有人家的能耐,有当下这个样子就已经很好了,不再奢求那些有的没的。
当然了,浮梁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了,九江郡发展不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都被这吸光了,现在的浮梁粗略估计已经容纳了五十万人,常驻也得有个三四十万,而且每年还有一到两成的增长,这个速度太可怕了,如果不是浮梁这边去年就遏制落户政策了,现在最少还得增加十万人。
整个江南道的人都过来了,这明摆着就是在吸血,但其实也没啥更好的法子,有些东西复刻不过来,毕竟这地方是人家一手打造出来的,夏林在这称之为小皇帝都不为过。
而就在他站在河边感慨浮梁繁华时,突然旁边走过来一个年轻僧人,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白白净净,生得俊美。
他走过来,先是朝郡守行了个佛礼,然后开口问道:“敢问施主,这浮梁县衙在何处啊?”
“嗯?”郡守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倒是愣了一下,第一眼只是觉得这个和尚太俊美清冷了,甚至都有点不像是凡间的人物。
“你找夏大人何事啊?”
“小僧法号玄奘,洛阳缑氏人。前些日子拜读西游记,恰巧里头之人也叫玄奘,通篇阅读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